中国网2月23日讯 日前,在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召开的2016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去年,全省三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呈现“两升一降”,其中陕北、陕南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关中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并与2015年相比,安康、韩城、西咸、延安、榆林、商洛等6个市(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汉中市持平,咸阳、渭南、杨凌、西安、宝鸡、铜川等6个市(区)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与2015年相比,西咸、安康、榆林、韩城、延安、商洛等6个市(区)优良天数分别有所增加,其中商洛优良天数最多,为310天,榆林296天,延安290天。而渭南、咸阳、西安、铜川、杨凌、宝鸡、汉中等7个市(区)优良天数分别减少,西安优良天数下降至192天,韩城最少,为160天。
去年,全省13个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平均为112微克/立方米,除安康达标外,其他市(区)超标。细颗粒物(PM2.5)浓度平均为62微克/立方米,榆林达标,其他市(区)均超标。
为推进治污降霾,让老百姓切实感受的治污成效,据副厅长郝彦伟介绍,今年,陕西省将对各项问题开展重点专项行动:消减关中地区的煤炭总量;把除工业以外的民用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煤炭作为重点专项;有效控制各种生物质的燃烧,生物质的取暖,农业大棚,果树、树枝、秸秆焚烧;对低速载货车和重型柴油车进行专项治理;严格整治小散乱污企业的排放及重点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排放,确保关中地区污染源排放百分之百达标。另外,环保厅还将针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专项整治,解决夏季臭氧超标问题。
郝彦伟告诉记者,今年,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还将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按照国家应急预案的制定标准,进一步修订联动应急预警标准,便于把“拳头”握在一起,形成有效合力,让群众从直接感官上感觉到空气质量的改善。(师小杰 黄瑞娇)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