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春运第17天。西安铁路局安康东站,牵引机车闪烁起明亮的大灯,带着十几辆编组的列车驶来,在牵引机车外的踏板上,一个小伙子一直站在寒风中,守护着整列车安全抵达。
他是调车员,工作在被称为“列车工厂”的铁路编组场里。该站运转车间就有这么一群小伙子。
在繁忙的春运期间,调车员们只要一上岗就要见缝插针编发开行货物列车,除了中午十几分钟的吃饭时间,他们基本回不了屋。
上午8时30分,记者在工房门口见到该站运转车间调车长李梁。外面寒风凛冽,李梁却连件厚实的大衣都没穿,一身紧身的黄色短款棉服、一顶雷锋帽、一副手套、一部对讲机、一些作业工具就是他的全部行头。“没事,我们都习惯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不能穿大衣,必须紧身利落才能干活儿。”李梁憨憨一笑说道。
作为调车长李梁负责指挥调车机进行编组和解体作业。每天都要顺着股道行走20多个来回。一个来回大约要走1.5公里,按一年工作200天算,10年调车生涯的李梁已经足足走了6万公里。
他告诉记者,调车员们最怕的就是冬天了,喝着西北风“挂在车上”很不好受,戴上手套容易拿不稳对讲机。半夜即使气温是零下5度也得摘下手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道指令准确发出。
8时45分,计划85031次货物列车由李梁开始“护送”进行编组,列车停稳后他熟练地从牵引机车上跳下来,一下就钻进了调机和车体连接部位的下方,摘掉风管、甩钩。李梁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调机和车体分开,跳上已经摘掉车钩和风管的机车,又迅速开到另一条股道将剩余的几节车体拉过来进行重新“组合”。
春节前夕,大量“年货列车”在这里集结,李梁这群人就要像插插片一样,把散落在编组场里不同股道内的车体根据最终到达的同一车站和方向重新组合连接在一起。他们与各工种协同作战,确保春运中的陕南铁路枢纽不憋不堵、安全畅通,物资准时输送出去。(通讯员 张杰 记者 王西建)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