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为何“稳步不升”
2017-01-22 16:33:48   来源:红色瞭望

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356286名,截至2016年7月15日,已就业316303人,总体就业率为88.78%。自主创业合计仅40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11%。

红色瞭望1月22日讯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16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356286名,截至2016年7月15日,已就业316303人,总体就业率为88.78%。自主创业合计仅40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11%。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地区为4%,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仅为2%,2016陕西毕业生自主创业合计仅40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11%,这与欧洲和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着近200倍的差距。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越来越被视为一条解决就业的迂回道路。就全国毕业生创业而言,创业率在不断升高,我国已经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比江浙一带,陕西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基本稳步不前,同时显得 “力不从心”。

首先,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约束。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于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如今大学生创业实践面临的挑战,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约束。51%的在校大学生、53.1%的创业者持有该观点,且资金短缺已经严重制约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深入推进。

其次,缺乏接受创业教育。近年来高等院校开始广泛推进创业教育的实施,但其落实难度也很大。一是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实实在在的创业教育课,即便是开了这门课程的院校,任课老师也几乎没有创业经历。尤其高等院校中的教师很少有创业经历,甚至缺乏企业工作背景,一直从事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占到了大多数;二是,对于实操性更强的创业课程来说,如何引导学生把创业想法变成创业项目“落地”,还缺乏一定的细节指引。现实创业过程中,工商执照如何办理、税收政策是如何规定的以及怎样开发第一批客户等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规避创业风险,是学生最需要接受的细节实操教育。

第三,缺乏创业经验。大多数毕业生创业十分盲目,刚毕业进入社会就去创业,缺乏社会经验的同时,更缺乏创业经营管理、商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如何选择行业,如何投资,如何寻找对的合伙人等等方面几乎是零经验。调查发现,在众多创业者中比较容易成功的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此外,缺乏指导、手续繁琐、缺乏社会关系、社会文化薄弱等因素也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这些现实问题均会导致应届生创业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一部分抱有创业想法的人也会“止步”于相对复杂的创业流程。

应届生创业诚然不易,但从近几年国内大学生创业的步伐来看,大学生创业已然成为一个趋势,国家教育也在倡导大学生毕业创业。专业人士认为,现如今,国家为高等院校生营造的创业氛围很好,但其背后该如何进一步推进创业工作‘落地’,这个问题还未得到广泛的解决。创业实操率与成功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到的教育,未能达到真正的辅助创业效果。

陕西省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在2016年3月29日,陕西政府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对陕西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补贴及优惠政策。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图通过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

除了政策支持,创业教育仍是创业前期的重中之重。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要把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理念来执行。国内大学校园应该把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切实结合起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同时,大学生创业应该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张亮)

[责任编辑 马宝]

相关热词搜索:毕业生 创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