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时指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两年来,陕西经济持续发力,不断汇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在实现“追赶超越”的征途上砥砺奋进。而在这一系列行动背后,日益蓬勃的陕西金融业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
逐渐成熟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为陕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两年来,陕西加快引进金融机构,提升地方“军团”实力,健全资本市场。为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陕西成立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并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签署市场化债转股合作协议,三方共同推动市场化债转股,以金融促进我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渤海银行西安分行正式开业,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在陕西落户,它们正为陕西百姓带来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资本大举进入陕西,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分别与陕西省政府签约,通过共建基金、投贷联动共同向前推动陕西科技、教育发展。正是这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在过去两年里为陕西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势能。一大批包括交通设施、能源通道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过去两年里开工,从国道、高速路建成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其中国开行陕西分行累计向陕西公路项目融资2300亿元,为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融资633亿元。此外,陕西正借助金融力量,加强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发展,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陕国投先后为创源煤电循环经济项目、西安黑河供水等一批绿色产业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50多亿元,推动垃圾、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陕西信合、秦农银行、农发行陕西分行等众多金融机构纷纷投入到精准扶贫中。2016年,由陕西省金融办等部门印发的《陕西省金融精准扶贫二十条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建立和完善了金融扶贫工作机制。三秦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金融鼎力支持。
加强协调监管,为陕西经济发展打造引擎。在陕西省金融办、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机构协调监管下,两年来,陕西加强银政企对接,帮助重点区域、领域解决融资问题;有效运用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发行“三农”、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政策工具,扩大资金来源;积极推动省内优质企业上市、增发,引导中小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融资,西安旅游、通源石油、秦岭水泥等10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注入多家优质资产。
伴随着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在助力陕西追赶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动能,成为“一带一路”和陕西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王婕妤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