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陕西教育卫计大事回望
2017-01-03 09:37:35   来源:人民网

2016年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高校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等教育事件推进。全面两孩政策1月1日起实施、“15分钟医疗圈”看病更便捷等卫计大事件。

我们毕业了。

“15 分钟医疗圈”看病更便捷。

2016教育大事 

1 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

2016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陕西的85.1万名高中生如约收到一份“大礼”,那就是高中阶段全部免除学费。2016年全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期间,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要把共享作为本质要求,不断为三秦百姓创造新福祉。普及学前3年教育,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

2 高校内涵发展全面推进
2016年,充分贯彻落实国省“放管服”新理念,向各高等学校全面下放副教授评审权,由各高等学校自主评审。2016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的第一年。我省7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获批撤销学位授权点1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及领域6个),增列学位授权点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及领域3个)。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省共有29个单位的373个学科自愿参评。其中,170个“博士一级授权”学科参评率为9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3 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2016年全省中职学校招生(不含技工学校)比上年增加了1.39万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止跌回稳。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脱贫致富能力。据统计,全年开展各类培训3600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4万人次,职教精准扶贫培训3.6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4万人次。
4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双稳定
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实际毕业人数为356286名,据教育部就业监测系统显示,已就业316303人,连续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8%以上。全省8.7万多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已有7.9万多名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0.98%,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2.2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同时,目前全省已有75所高校专门开设创业指导课程343门,校内专职创业指导教师达631名。据统计,2016年参与自主创业毕业生达1190多人。
5 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2016年,全省93%的中小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教室总占比达到70%,40%的中小学校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终端“班班通”,师机比达70%,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不断完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覆盖义务教育所有学段及学科,87%的中小学校和70%的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通过个人实名空间将优质教育资源免费推送给全省师生,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2016 卫计大事 
1 全面两孩政策1月1日起实施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我省全面两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一方户籍或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夫妻,现生育或合法收养了一个子女的,均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政策调整前的计划生育家庭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优先优惠政策。政策调整后自愿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相关奖励优惠政策。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2 “15分钟医疗圈”看病更便捷 
如今在陕西,无论你住城市还是农村,步行15分钟就能找到一家医疗机构,群众看病就医方便快捷很多。这是我省加快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的成果。
在市级主要建好区域中心,依托市级综合医院,全面提高疑难危重症病人救治能力,加快建设辐射全市、带动城乡的区域医疗中心。基层重点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县级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形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
3 全国独创的“两保”合并模式 
2016年6月《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发布,全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将整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亮点在——新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市级统筹,由卫生计生部门统一管理。这在全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动作。
现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卫生计生部门的人、财、物资源得到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商业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均在市、县医保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报销。同时,居民健康卡功能逐步并入社会保障卡,实行网卡合一、互联互通、综合监管,该卡以金融IC卡、市民卡、公交地铁卡、旅游消费卡等应用集成于一身,开创“健康陕西”大数据的新远景。
4 医改“宝鸡模式”跻身全国先进 
宝鸡市作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市,近年来,在很多医改难点上试水破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医改的“宝鸡模式”。他们在市级医院“淡化”编制,而在县级医院“强化”编制,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市级人才引进来了,县级人才留住了。本报年中刊发《医改“宝鸡模式”调查》后,引来中央21家媒体组团到宝鸡采访报道。
5 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我省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实行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降到20元左右。
适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探索建立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应急救治、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在经办环节的衔接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记者 吕扬 车喜韵 李龙飞 雷魏添/文 记者 袁景智 刘强/图

[责任编辑 文稳翔]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 大事 卫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