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疗”甘泉润山乡
2016-12-13 09:14:58   来源:人民

“生病了,要看病?看病了,要用钱?……”这是常理。如何诊治25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症”,实施新农合政策这一剂“良药”。

“生病了,要看病?看病了,要用钱?……”这是常理。如何诊治25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症”,实施新农合政策这一剂“良药”,10年来在1365平方公里的山乡汉阴洒下救苦救难的福音。

看病报销封顶线从最初的1万元上升到30万元;从仅住院报销扩展到门诊报销;从住院交押金出院后层层签字的繁琐报销制度,走向先看病,出院时交付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在汉阴,每一步都走的实实在在。

把“好脉”,为群众健康“送红包”

十几年前,“再穷也不能得病”成为老百姓的智慧经验。汉阴作为国定贫困县,医疗资源的匮乏,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小病拖,大病扛”成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破解因病致贫的难题迫在眉睫!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该县2006年12月正式成立汉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开始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次年汉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一个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开始建立,全面开启了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的“破冰”之旅。

2007年是新农合实施的元年,该县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合疗政策、全县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发动群众,习惯了有病扛一扛的农民不理解这项新政策,认为农民看病都是自己掏腰包,政府怎么可能给报销。家住观音河镇药王村六组的潘泽文老人曾对合疗政策有抵触情绪,当因腿疾花费6000元,合疗报销2700多元时,潘泽文逢人便夸:“没想到自己交10元钱,住院花费竟然真给报销了,政府确实给咱办了件大好事!” 据统计,实施当年,像潘泽文这样受惠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农政策的达4175人次,累计补偿金额395万元。

随着新农合制度逐步深入人心,众多农民从当初的将信将疑转变为赞不绝口,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从当初的不理解,开始变为主动参保。据县合疗办负责人介绍:从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民收到的“健康红包”正在逐年增加,截止10月底,合疗累积投入资金6.64亿元,报销比例从2007年的50%增长到现在的80%,参合率从90%增长到现在的99%,救治住院农民群众19.42万人次,补偿金额5.7亿元,新农合真正成为老百姓健康的依托。

用“良方”,把百姓的事“办实在”

“要不是国家政策好,我们这日子真不知怎么过了” 11月3日,当说起家里的困境,44岁的双乳镇南窑村村民李余兵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浙江玉环县务工的李余兵一家,爱人刘德群今年元月突发脑出血,治病花费12万元,每月复查吃药4千余元,还有两个女儿需要照顾,刚迎来好日子,却因病雪上加霜。面对再次上门宣传政策的合疗办和镇卫生院同志,李余兵信心满怀地说:“合疗报销和二次报销6万元,每月还可门诊报销,合疗政策救了我们全家,我一定要把这个家撑下去”。新农合的三次报销,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办实在,让老百姓在幸福汉阴的建设中享受健康的生活。”县长刘飞霞在县卫计局调研时对合疗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将新农合这项惠民、利民的政策用好用活用足?十年来,被省政府认可的汉阴合疗“住院+门诊+慢性病+大病”补偿模式,像一针强心剂,牢牢地根植在农民的心间。

县合疗办负责人告诉笔者:2007年汉阴试行“大病住院”补偿,坚持低起付线、低封顶线、高补助比例的“两低一高”办法。2008年启动“普通门诊和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偿报销,慢性病患者在指定医院门诊治疗,每年可获800元左右的补助。2011年启动了“全县65周岁农民全口义齿修复”补偿政策。针对部分参合农民因患肿瘤、血液病、严重肝病和肾病等24种特大病,从2010年到2015年实行特大病二次补偿。2014年全面完成 “健康卡”项目建设,全县24万参合群众的信息资料登录合疗信息系统,8万多张“健康卡”让报销更便捷。2016年又推出了大病保险,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通过人寿保险实时结算兑付,降低补偿门槛,扩大补偿覆盖面。

采访中了解到:该县同时实行省、市、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直通车制度,在省市等18家医院,县内6 家定点医院,14家镇卫生院,145家农村卫生室建立住院报销“绿色通道”。179家定点医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开通门诊统筹刷卡报销,达到参合患者报销“一卡通”全覆盖。正在中医院合疗科为患者办理报销的沈群说到:“医药费用报销直通车的办法,使患者不求人,不跑冤枉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新农合政策在汉阴打出的“组合拳”,使农民看病告别了“全自费”时代,保健康、奔小康更有“底气”。

除“顽疾”,管好咱农民“救命钱”

“抓住问题的‘牛鼻子’,围绕‘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用好新农合政策,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切实管好老百姓的救命钱。”在年初召开的全县卫计工作会上,县卫计局局长陈前志的话语铿锵有力。

来到观音河镇水田村卫生室,笔者看到10月份的门诊报销详细记录在公示栏内。56岁的观音河镇干部兰建华,提供的全镇10年合疗报销档案,每一次外伤审核、报销记录都清清楚楚,被大家称为合疗基金的“好管家”。他告诉笔者:全镇7个村卫生室都必须做到当月收治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情况在公示栏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公开咨询、投诉和举报电话。镇上根据参合农民提供的诊断证明及病历资料,按照实查外伤、比对病历、镇村公示、签章报销的工作流程,让党的政策在每个环节不打折扣。

为使新农合这笔钱真正用到需要的人身上,让每一位住院病人共享新农合发展成果,汉阴县坚决执行“乡镇政府筹钱不管钱、县财政管钱不用钱、县合疗办用钱不见钱”的基金封闭运行政策,严格基金管理,做到钱帐分离、管用分离、收支分离、封闭运行。同时坚持县、镇、村“三级公示”制度,在合疗报销审核过程中,坚守查病人、病情、病历、用药清单、检查单和费用清单相一致的“五查五一致”原则,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控制不合理用药和定期督查,严把外伤审核关,坚持有第三者责任的外伤不予补偿的基本原则,近十年针对外伤性案件及弄虚作假的事件查处472例,挽回不予补偿基金780多万元,保证了基金安全。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推广,群众更愿意找名院名医看病就医,参合的病人向县外流动的比例逐年增加、医疗费用上涨较快,造成合疗基金报销压力,老百姓负担过重。针对这种情况,遏制“小病大治、没病也治、医院检查项目繁多”的乱象,该县相继出台了《汉阴县102种非报销住院病种目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医疗外伤补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四合理管理制度,强化分级诊疗、转诊管理,加大制度落实和督查,让“医疗机构控制费用”向“医疗机构要控制费用”转变,变按项目付费为总额预付,变事后监管为事前控制,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自控自律,有效节约了合疗基金,实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县”的目的,真正发挥了新农合助“农和”的作用。

县医院负责人坦言,“四合理”制度也是我们医疗质量的要求,合疗制度进一步明确让医院、科室、医生更加有了控费意识。以前看病还要考虑增加业务收入,现在看病只要能很快治好病就行了,能省的钱要尽量省下,患者看病花费少了,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医“重症”,脱贫道路上“不掉队”

“快瞧,又有人给县合疗办送锦旗了!”4月19日,汉阴行政服务中心合疗窗口热闹非凡,原来是平梁镇新四村村民路遥专门来送锦旗表示感谢。前段时间他爱人沈秀珍因癫痫并严重烧伤,住院花费15万元,东挪西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通过新农合基本医疗报销和大病保险,两项报销合计10万余元,大大缓解了他家的经济困境。

为路遥办理合疗报销的的黄明刚介绍到:县上给所有参合农民购买大病商业保险,凡参合农民大病住院治疗,经新农合报销后,自付合规费用仍在1万元以上部分,分段按比例补偿。今年全县开展“签约式”健康扶贫,为让贫困户不因疾病在脱贫道路上掉队,我们联合县扶贫局、人寿公司以汉合疗办发〔2016〕24号文件,规定其起付线在现有1万元基础上下调50%,按5000元执行,有效降低了贫困户起付报销比例,让合疗报销对象精准到户、到人。

从10月份国务院督查组在汉阴督查情况获悉:该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以及县镇村一体化医疗改革的创新开展,对贫困户实行预约式就诊服务,实行县镇村医疗机构医生与因病致贫贫困户“一对一”对口帮扶,需要及时诊治的只需电话预约即可上门或优先诊治,慢性病患者定期上门诊治,且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制度,使贫困户不需要花费一分钱、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就能及时得到救治。

“实行精准式健康扶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有机衔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县委书记周永鑫在汉阴县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发出健康扶贫的动员令。

以政为令、惠泽万民。县扶贫局、财政局按照每村10万元标准确定健康扶贫专项资金。县上对全县所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孤儿、农村低保家庭、残疾人特困家庭、计划生育“两户”特困家庭在县直医院、各镇卫生院开通“扶贫病房”,免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参合保险费用。前三季度贫困户申请大病救助 100余人,合疗报销增加3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真正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如今,在汉阴,农民有病再也不怕了,即使省城大医院也敢住院看病了。特别是健康扶贫的强力推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症”得到有效根治,目前全县488户1857名贫困人口通过医疗救助实现脱贫。

稿件来源:当地供稿

[责任编辑 文稳翔]

相关热词搜索:山乡 甘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