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瞭望12月5日讯:“踏踏实实做点事,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说这话的人叫邓愿良,是西安市一名普普通通的266路公交驾驶员,但他做的点滴小事,呕吐三件套、没充气的气球、初雪后的暖垫等等,让很多乘客上车后心里都是暖暖的。
不同步的“呕吐三件套”
“今年5、6月份,很多驾驶员反映晕车乘客增多,而且很多人都吐在了车上。邓愿良建议其他驾驶员在车上准备一点儿塑料袋。”西安公交六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自己也积极用耳麦宣传。“如果有哪位乘客感觉不舒服,需要袋子的话,我这有。”
几个月后,这种事他也碰上了,他恍然大悟,塑料袋并不是万全的,“吐完要漱口,还需要纸巾擦嘴。”从那以后,他的“呕吐三件套”也就应运而生,塑料袋、矿泉水和纸巾一个都不少。
关于利用率,他笑称“也就4、5个人用过吧。”可是,没有人知道或是看到,在他递上这“三件套”时,乘客眼里流露出的温暖,是他最大的享受!
“备胎”气球的畅想
“我在车上还准备了一些气球。”邓愿良神秘的说。
国庆期间,他在行车中遇到很多带孩子拿气球的乘客,因为是氢气球,所以严禁带上车。很多孩子在丢掉气球后,坐在公交车上都眼泪汪汪的,最关键的是碰到不太愿意配合的乘客,还要不停的解释。不仅耽误车辆的营运,而且很容易影响双方的心情。
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准备一些还没有充气的气球。“来,叔叔再送你一个气球。”他提前把台词都想好了。除此之外,他还可以拿这些气球“去讨好”一些在车上“不听话”的小孩子。
初雪后的“暖心”垫
11月22日,西安迎来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气温骤降后,邓愿良第一时间让他的徒弟陈莎莎帮忙在网上买了一些棉垫子。11月24日晚上,趁着下班加气的时间,他给爱心座位都铺上了棉垫。“老人一般都怕冷,天冷了,就想给他们一种家的温暖。”因为不会网购,这些垫子都是陈莎莎精心挑选的,她深受邓愿良的影响,也一直把他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师傅一直很认真,让我也变得认真起来。”据她讲,为了更好地帮教,邓愿良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和她一起查看智能调监控,从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来教她。
“保护”小偷不受伤害
就连对待“坏人”,邓愿良也是一样的有爱。去年11月,266路在开往火车站的途中,邓愿良突然听到有乘客喊:“车上有小偷!有小偷!……”他将车停在了北关站附近,等他走近便看见一中年妇女抓住了另外一个女的,并且将她的手按在了自己的包上,两人成厮打状。中年妇女边打边说:“我身上就3800,急着回渭南给我妈看病呢,你还敢偷?”一旁的乘客都一边倒的站在了中年妇女这边,帮忙制伏女贼。邓愿良说:“她错了,有警察,有法律管。咱们不能这样,要不然,咱们也犯法了。”他让跟车的徒弟报了警。
西安公交六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邓愿良做得事情虽小,但“小细节”却彰显出“大服务”,也让西安公交服务更温暖人心。(展俊 通讯员贺雪)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