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心声 回应诉求 让“网上共青团”紧贴青年
2017-02-27 09:28:01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聆听心声 回应诉求 让“网上共青团”紧贴青年 ——团省委推进“青年之声”建设工作综述

(记者 甘甜 通讯员 贺翔 朱振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做好网络新媒体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切实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团中央于2015年4月启动了“青年之声”互动社交网络平台建设工作,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综合运用手机客户端、H5页面等互联网工具,搭建起青年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网上交流渠道。

一年多来,共青团陕西省委积极推动该平台在我省的建设工作。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12个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106个县(市、区)、83所高等院校、42个团省委重点联系企业,已全部开通“青年之声”平台,累计浏览量达6162万,留言问答量突破66.9万,覆盖青年197万人,21万名青年互动点评,青年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打造“第一触点” 让共青团与青年互联互通

针对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当代青年特点,团省委着力将“青年之声”打造为共青团与青年互联互通的“第一触点”,增强青年对共青团的良好印象。

动员全省各级团干部加入“青年之声”网上服务团队,建立团干部“1+100”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全省8072名团干部联系普通青年共计903175人;开展“青年之声·陕西青少年社会抽样调查工作”,动员全省1400余名团干部进入基层一线,针对全省6—40岁青少年开展抽样调查,发放回收调查问卷9.72万份,有效调研数据1264项56.25万条,为全面掌握全省青少年新需求、新特点、新趋势打下坚实基础。

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大力推广“秦小青”文化品牌,制作钥匙扣、玩偶、水杯等衍生产品,用青年喜爱的方式推广“向上向善”的秦小青形象;精心策划制作“青年之声”动漫宣传片,在各大网络、电视媒体及地铁等宣传平台推广播放;制作推出《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我们的态度决定城市的温度》等网络文化产品,拉近青年与团组织的距离。截至目前,“青年之声”平台已推送微博4500多条、微信322期1300多条,制作视频短片等网络文化产品20多个,覆盖青年120万人次。

团省委还积极推进“青年之声”与政府资源平台融合建设。在咸阳市试点开展“青年之声”与“智慧城市”融合建设工作,通过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整合共享,让“青年之声”与政务服务、健康医疗、政务信息公开、信用体系建设等便民服务项目联通起来,为青年进行有效信息推送,向党委、政府及时传递青年诉求。

畅通“最后一公里” 打造线上线下服务阵地

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推动青年工作,团省委坚持线上和线下阵地建设相结合,打通了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在各类团属新媒体和网络平台显著位置开通“青年之声”链接,同时将各类团属在线服务平台在本级“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上体现,实现数据和服务的全平台实时互联;将全省入驻1296家社会组织的718家“青春驿站”,作为“青年之声”平台线下服务阵地,推动线上平台与线下阵地全面融合。

将就业创业、公益志愿等项目与“青年之声”运营全方位对接,将团组织的优质资源在“青年之声”集中投放,打造团青联系、常态服务、沟通交流、典型引领的“青年之声”互联网产品;紧抓重要纪念日、活动日,开展“青年之声”示范性活动,共发起“母亲节的三行情书”“中秋晒全家福”“迎国庆随手拍”等线上示范活动293次,举办“青年之声·春暖童心”“秦小青进企业”“爱心苹果送环卫工人”等线下示范活动182次。

建立团干部错时工作制度,确保广大青年随时找得到团组织。团省委出台制度,建立适应青年群众特点和需求的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让团干部下班后到“青年之声”轮值,周末、节假日到青春驿站带班,主动参与青年活动、听取青年建议、关注青年舆情,及时回应青年诉求。

汇聚优质资源 切实回应解决青年关切

为了使“青年之声”平台建设始终立足于解决青年难题,团省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相关工作机构,引入社会资源,着力打造服务青年的优质资源综合平台。

成立“青年之声·陕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团省委书记担任,专门负责顶层设计工作;成立“青年之声·陕西青少年服务中心”,指导全省“青年之声”日常工作,目前已全部实现移动办公,做到第一时间回应青年诉求,随时随地开展服务工作。

围绕青年在学习成长、创业就业、权益维护、交往联谊、公益志愿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组建了包括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创业导师等在内的专家团队,为广大青年提供多种帮助;通过“青年之声”分析青年需求,指导社会组织针对性开展服务青年活动,目前,已联合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服务4500余次,惠及青少年30.2万人次。

此外,团省委还建立了信息收集筛选分办制度,将“青年之声”、微博、微信、书记信箱、12355热线、移动终端等渠道收集的问题信息统一管理分类;建立了问题答复办理制度,明晰答复工作标准化流程;建立了数据分析研究制度,定期汇总数据,开展舆情动态监测,并对青年集中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调研;建立了青年满意度评价体系和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惠及广大青年。

[责任编辑 展俊]

相关热词搜索:共青团 心声 青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