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21日)下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洪涛代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作报告。
五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09311件,审结497150件,与上个五年相比,分别增长56.01%和52.96%。其中,市法院受理75216件,审结74045件。
报告中提到,五年来,依法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审结颠覆国家政权、泄露国家秘密、涉邪教等案件62件。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审结杀人、抢劫、强奸、绑架、黑恶势力等犯罪案件7740件,12·14雁翔路豪车打砸涉枪案、聂李强故意杀人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得到依法公正审理。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审结全国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通过支付宝进行网络盗窃案件,入选全国法院“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公开审理了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武成等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积极配合清查整治秦岭北麓违规建筑专项活动,依法审查违规建筑68案118栋。制定《为西安市治污减霾、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司法保障十项措施》,发布近年来环保案件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与房管、国土、公安、工商等部门“点对点”查控工作机制,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2320件次,使“老赖”财产无处遁形。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一律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利用电视、微信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其身份信息,并对其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直至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仅2016年,全市法院就办结案件140546件,占全省法院当年结案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结案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法院中排名第二。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同步视频直播巡回开庭及重大案件执行。开通12368诉讼服务平台,及时接听和处理群众来电咨询。
李洪涛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法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深入践行“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忠实履行审判职责,扎实推进司法改革,着力破解司法短板,全面强化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服务和保障“大西安”建设。记者肖琳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五年查处县处以上干部127人
昨日,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民生向大会作了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2年以来,西安市人民检察院依批捕非法采矿、盗伐林木、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犯罪120人、起诉192人,查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职务犯罪26人。深入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4件,进入诉前程序49件、起诉10件。
坚持对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批捕2056人、起诉6435人;突出打击暴恐、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批捕3857人,起诉3902人;严厉打击毒品、抢夺、盗窃等严重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批捕13039人、起诉12651人;深入开展打击洗钱、传销、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专项行动,批捕相关犯罪嫌疑人531人、起诉511人。
在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2012年以来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834件1282人,立案总人数比上一个五年上升22.2%,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8亿元。其中:贪污贿赂案件735件1033人,大案545件,占贪污贿赂立案总件数的74.1%;渎职侵权案件99件249人,重特大案件17件;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127人,占立案总人数的9.9%。
今后一个时期,将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涉枪涉爆、盗抢骗、制贩毒品、拐卖妇女儿童、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保持惩治职务犯罪高压态势,坚决查办危害经济发展环境、影响重大经济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实、妨碍重大工程项目进展的职务犯罪,深入开展集中惩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强化职务犯罪源头预防。记者杜鹃
大西安区域内年内车牌同号
昨日,受西安市人民政府委托,西安市发改委将西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作了报告。
报告中提到,2017年要扎实推进国家现代物流创新示范城市建设,实施西安国际港务区和空港新城陆空联运建设。加快推进西咸新区户籍、教育、社保与西安实现同城同待遇、同城同管理,年内实现大西安区域内车牌同号,“交通卡”同城同用。华商报讯记者 肖琳
节能环保支出今年增9.4%
昨日上午,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西安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35.68亿元,可比增长8.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1.0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1%,可比增长11.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2.52亿元,增长2.8%。民生支出775亿元,增长0.6%。
2016年,全市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81.6%,全年民生领域支出7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2%。
2017年,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1.99亿元,增长9.4%。主要支出项目是:环境治理及治污减霾3.75亿元,污水处理3.2亿元,新能源汽车补助4.02亿元。记者 杜鹃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