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春节期间,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在高原传播: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由文化部批准设立,再加上先前批准设立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由此成为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最多的省份。
在相关报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至此,我省传统意义上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已全面纳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范畴”。
从此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的如火如荼地进行,再到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不仅显示出国家对青海生态地位的高度重视,也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保护青海藏族等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毫无疑问,这大大增强了青海人的文化自信力和对青海生态地位的自信力。
无论是哪种文化,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无论何种乡愁,都离不开那里的山、那里的水。人生天地间,天地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物质基础,而人类也以其创造的灿烂文化得以与天地并称为“天地人三才”,立于天地之间。
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玉树藏族小伙更却才仁表演完《牦牛舞》后深情地说:“在家乡玉树,我们饲养着牦牛,而牦牛也供养着我们,高原人的生活离不开牦牛。”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高原人与牦牛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高原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个缩影。
青海,被称为“山宗水源”之地,千百年来,青海人世世代代生存于高山大河之间,每一座雄伟的高山都被青海人赋予了动人的传说,每一个蔚蓝的湖泊,都被青海人献上了深情的赞歌。高原人崇敬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感悟自然,并创造出了灿烂的高原文化。
青海高原的文化离不开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这个大舞台、大背景、大土壤,所有的史诗、歌舞、建筑、手工艺、民俗……无一不是在这个大舞台上上演,在这个大背景中展示,在这片深厚的土壤中萌芽、成长。保护三江源的自然环境,就是保护高原文化所依托的大舞台、大背景和深厚土壤;保护高原文化,就是传承高原人呵护自然的环境观,留住高原人的精神根基与文化血脉,留住历代高原人在高原环境中展现出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在青海成立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这与“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生态保护举措相契合,必将使得对高原文化生态的保护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两者珠联璧合,一定能够让高原上人与人相处得更加和谐、人与自然相处得更加和谐、人与社会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相信,这两个大手笔的落实,势必将让三江源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木更加繁茂,让三江源悠久绚烂的文化传承更加久远;势必对全中国、全世界的生态保护,对人类文化生态多样性的维护,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