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陕西习俗盘点
2017-02-10 15:25:29   来源:红色瞭望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属于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2000余年前,由汉文帝命名。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吃元宵。元宵寓意团圆和睦,制作原料为糯米粉、糖等。

红色瞭望2月10日讯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属于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2000余年前,由汉文帝命名。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吃元宵。元宵寓意团圆和睦,制作原料为糯米粉、糖等,如果包粉,则为“汤圆”,如果滚粉,则为元宵。

吃十五

正月十五,陕西凤翔县会宴请女儿和女婿。此外,会送灯与油给他们。

吃元宵

正月十五晚上会吃元宵,这天,出嫁的女儿会送元宵给娘家,娘家用元宵招待来客。

送灯与打灯

过了正月初四,便开展送灯活动,一般是舅舅送灯给外甥、干爸送灯给干女儿,主要送花鸟灯、盆灯、鱼灯等。正月十四到十六,会闹灯,也就是所谓的“玩”灯。正月十六为完灯,应把灯笼打碎、烧掉,如此,才会吉利。

追灯与躲灯

追灯,即女方嫁给男方第一年,女方娘家给男方送灯。家庭贫富程度不同,追灯质量及规模不同。追灯活动举行时间通常为正月十四日到十六,十四日去送灯。追灯当日,男方会宴请来访的亲人,会吃臊子面、席面。

灯展

时代不断发展,灯展日益多彩、壮观。另外,还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如:放焰火、猜灯谜等。在陕西,蒲城县的焰火名气极大。

放天灯

元宵节期间,不但要大闹花灯,而且还要放天灯。据史书记载,唐朝时已有放天灯习俗。通过放天灯,可增添节日气氛。

挂坟灯

陕西扶风一带有挂坟灯这种习俗,正月十五晚上,每家每户的孝男孝孙会将一盏红灯 悬挂于祖坟之上。灯未挂之前,须焚香烧纸、献贡品等,以祭奠先人。

转九曲

转九曲又名“灯游会”、“九曲会”,该习俗较为古老,主要盛行于陕北地区,例如:榆林、延安等,举行时间为正月十五前后。在吴堡一带地区,举行时间为正月十四到十六,共计三天。最早为四曲,经过不断发展,最终成九曲,制作材料为高粱秆和泥油灯。从外形角度来看,九曲如迷宫,路经均不重复。正因如此,人们又称之为“九曲黄河阵”。夜晚来临时,人们会同时点亮360盏油灯,并齐奏唢呐、敲锣打鼓,秧歌队在九曲中行进。古时,九曲为祭祀活动,讲究迷信;现在,九曲被视为健身、娱乐活动。(王微萱)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 习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