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按照省政府要求,要加快做好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含中等职业学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和建档工作。要求各地务必于2016年底前完成省级风险等级较高的A、B级风险源建档工作;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C级以上风险源建档工作,2017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建档工作。
据了解,教育行业涉及典型危险化学品主要有学校实验室使用的金属钠、氢气、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试剂,主要安全风险有火灾、爆炸、中毒和腐蚀。要求各地要结合教育行业涉及的典型危险化学品及主要安全风险,结合地区、学校特点开展风险辨识。依据辨识结果,合理确定相关单位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一般划分为A级(高危险等级)、B级(较高危险等级)、C级(中危险等级)、D级(一般危险等级)。同时,应结合风险辨识及主要安全风险特征,务必建立安全风险分布档案,档案内容一般应包含风险分布区域、主要风险单位名单、涉及的典型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征及应急处置主要措施等内容。
要求各地要结合风险分布档案,加强对主要区域、重点单位,特别是被确定为较高风险以上单位的监管,督促重点区域、单位全面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可控。
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对划分参考条件进行调整,积极、迅速建立安全风险档案。在日常监管中,要将各安全风险等级的单位都纳入监管范畴,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文件进行监管;要结合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积极实施差别化监管,提高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针对性。
[责任编辑 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