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会太原陷入供暖困局:市长一日过问7次 尚有片区无供暖
2016-11-08 10:08:34   来源:中国青年网

11月7日,立冬。一场风雨过后,山西省会太原最低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距离国家规定的供暖时间“11月1日”已过数日,当地尚有数十万居民家中没有供暖。

 

中国青年网太原11月8日电(记者 王子瑞 吕玮)11月7日,立冬。一场风雨过后,山西省会太原最低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距离国家规定的供暖时间“11月1日”已过数日,当地尚有数十万居民家中没有供暖。

供暖延期 热力公司领导出面道歉

进入供暖期已接近4日,家住太原市迎泽区的孙阿姨,依然等待着暖气发热。也因此,她不敢让尚未满周岁的孙女回家,宁愿留在住在农村的亲家家中,“怕把孩子冻着”。等待温暖、依然挨冻的太原市民,并不在少数。

“在没能如期供暖这件事上,没有任何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不到位,包括工作不到位、调试不到位等。我要向受冻的群众道歉,我们愿意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在连续多日被诟病后,太原市热力公司经理张建伟日前终于出面向市民道歉,并向社会公布受影响具体住户及原因。

张建伟介绍,2580万平米的集中供暖区域未能如期供暖,影响到13万户居民,近40万人。就此次供暖延期原因,他如是解释,“主要源于今年刚投入运行的太古供热项目出现了管网稳不住压的状况。”

张建伟说:“太古热力的管线,按正常注水16万吨后就可以注满,可我们注了30万吨水后还没有注满,古交热源进入城市网后出现注不满水、保不住压的情况,无法实现循环。”

早在供暖期之前数日,当地媒体刊发的报道《太原今冬集中供热仍将提前一天,31日正式向市民供热》称,太古供热项目面临开隧道、过汾河、高差大、距离长等一系列难题,按照常规施工,通常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建成投运。经过两年半的全面建设,该项目整体工程已接近尾声,总进度完成95%,并将于今冬正式投用。

张建伟表示,太古供热项目在6日便可完成并网工作,但由于热源从古交到达太原需要8小时,从太原进到各管网需要6小时,循环一圈时间一共需要28小时。这就意味着11月8日才能完成供暖。

部分小区供暖尚无确切日期

  

太原市杏花岭区泰和苑小区尚在建设的供热站。中国青年网 吕玮 摄

太原市热力公司称,将在11月8日全部解决此前因太古供热线受到影响住户的供暖问题。然而,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诸多住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该片区有小区供暖要推迟近一个月,有的甚至供暖尚无明确日期。

11月5日,在位于该片区马道坡街上的泰和苑小区,记者看到,供热管道码在并不宽敞的院子里,供热站仍在建设中。

中午时分,在住户范女士家中,中国青年网记者看到年近60岁的范母,棉衣外面依然套着背心。而其不到两岁的儿子,套着外出时穿的衣服,在房间里来回跑窜。“实在冷了,就让老人和孩子活动活动,自己生热。”两室一厅的房子只有厨房和一个卧室向阳,“总不能一家人,一天都坐在卧室等太阳吧。”

范女士的父亲须发皆白,穿着羽绒服坐在沙发上无奈地说:“小区物业到现在也没有通知我们供暖的确切时间。”

  

融田绿洲小区供暖通知。中国青年网 吕玮 摄

而与泰和苑小区仅有一河之隔的融田绿洲小区10月26日向近千住户公布供暖通知,“在业主的督促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经积极筹促,小区今年将接入市政热力管网,因热力管线施工不能在11月1日的正常供暖时间前完成,工期约需一个月,预计小区会推后一个月左右方能供暖,故请业主在此期间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克服个人困难共渡难关。”

范女士介绍,所在的泰和苑小区当时还被政府划定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太原市委主办的“社情民意网上通道”中显示,自2010年交付使用以来,“小区因热源不足一直未并入集中供热管网。为不影响小区内居民采暖,开发商安装了燃煤锅炉。”屈女士表示,自己所在的小区,也一直由开发商自行安装的小锅炉供热。

冬季燃煤污染是影响山西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该问题,太原市连续多年来拆除分散燃煤采暖锅炉。公开数字显示,仅2014年就达10000个。这样看来,像屈女士、范女士一样,那些近些年新建的的小区,管道有的尚未铺设,有的才刚刚动工。

据山西省气象局消息,11月8日至12日,该省将迎强降温、雨雪、大风天气,全省气温下降8-10摄氏度。

市长现场办公一天过问7次

11月3日举行的恳谈会上,太原市热力公司总经理张建伟曾透露,市长耿彦波一天给他打了7个电话下“死命令”,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确保供暖万无一失。11月4日,耿彦波又召开了专项现场公办督办此事。

11月7日,据当地媒体报道,“之前受影响的太古供热项目26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目前也实现并网运行,全网运行正常,太古集中供热项目范围内已经全部实现正常供热”。

即便如此,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太原市仍有多个小区居民感到家中暖气不热。然而,对于那些没来得及纳入市政供热系统的居民,看来还需等待时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象明认为,做好城市应急管理的基础是通过做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常规工作,减少城市应急事件。解决供暖,对于像太原市这样的北方城市来说,应该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每年的供热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来说,这项(进行供热管道建设)工作是可预期的,是应该有计划地进行的。

“城市应急事件往往是一些非常规事件,应该用非常规的办法加以处理。”胡教授指出,“此次太原市多个小区推迟供暖,给这些小区居民生活造成不便甚至一定困难,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负有一定责任,有义务尽可能快速、保质、安全地解决这些小区的供暖问题,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措施。确实,我们已经看到该市市长的重视和市热力公司的努力,特别是该市市长一天给该公司负责人七次电话,已足见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已非同寻常。太原市热力公司的负责人能给这些居民进行道歉并向社会说明相关情况,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做得不错的。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实际的效果。”

[责任编辑 马宝]

相关热词搜索:太原 困局 山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