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上海才是金融中心?西安正在加速赶来的路上!
2016-11-08 09:51:00   来源:西部网

11月4日——6日,第四届西安金博会成功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16西安金博会圆桌论坛。

 

11月4日——6日,第四届西安金博会成功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西安金融产业博览会创办于2013年,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博览会,形成政府、媒体、金融投资机构、产业园区、中小微企业共同参与的一次盛会。

提起金融中心,我们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海、香港等老牌金融强势地区。然而在本届西安金博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热点的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西安打造成为下一个金融中心。

弯道超车 文化产业带动西安迈向金融中心城市

西安做为全国文化中心,这一地位目前来看是无法撼动的。而在文化产业方面,西安打造出了全国闻名的曲江新区,并且成立了陕西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实力不容小觑。

目前,西安正迎来文化产业发展机遇、金融产业发展机遇、文化和金融融合发展机遇这样多重机遇叠加的绝佳时机。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八个相通,其中就有文化相通,而西安正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坐拥丰厚的历史资源,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树立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西安去年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文化产业会迎来需求的高峰期。陕西的文化产业近三年的增长速度超过30%,远超全国15%的平均增速。

从西安文化产业收入的增长、影视票房的增长来看,以及政策层面传递出来的信息,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文化产业在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层面的金融创新将会对西安金融业的发展有爆发性的助推作用。

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带动金融的发展,不管是产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将大量进入文化领域。

此外,西安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集团化、园区化、产业化的模式,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房地产、饮食等行业体系融合,为银行、为金融资本的介入创造了条件。

西安的文化产业,不仅要带动西部、影响全国,做为丝路起点,西安的文化产业注定还要辐射丝路经济带上的沿线国家。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也是中国全球化布局的一个核心战略,接下来国家在产业发展方面、在金融发展方面,都将给予西安更多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落地。

有专家表示,西安做其他金融产业不见得能赶上国内传统的几大金融中心,但是做文化金融这个领域来看,这个优势很明显。

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金巍则在金博会上预言,“西安成为文化金融中心肯定没有问题。”

西安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飞速上升

仅从宏观的角度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西安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

就在2016年西安金博会开幕当天,11月4日,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发布了《第八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是一项对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数,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于2009年6月首次推出,每年进行一次动态更新。

今年的指数选取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中部、西部六大区域的31个城市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在综合指数方面,前三名上海、北京、深圳得分均过百,西安为36.47分位居广州、成都、杭州、天津、重庆、南京、苏州、大连之后,排在12位。

这么看来,西安似乎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然而,31个金融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虽然全部实现增长,可上升幅度最大的5个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西安。西安的综合竞争力涨幅,仅次于4个老牌金融强市。

此外,金融产业绩效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天津、杭州、西安、南京和厦门,西安位居第8。虽然上海、深圳和北京的全国金融市场地位持续巩固,但是在金融生态环境排名方面,西安的变化幅度最大,上升了4位。

可见西安金融产业加速前进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可圈可点的。

在具体的数据上,相比排在前列的城市,西安主要在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可以认为是西安的金融产业相比其它几个城市而言,起步较晚。

近年来,特别是西安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西安金融中心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金融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位次不断前移。随着西安对金融产业布局的深入和完善,这些差距很快将会被缩短甚至是反超。

西安金融商务区规划图。(图片来自网络)

陕西自贸区助推西安金融商务区追赶超越

就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的地方,西安浐灞生态区的核心区域,规划设立了西安金融商务区。西安金融商务区,是西安金融产业发展引擎,也是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经融中心的重要载体。

早在2008年,陕西省政府就提出要建立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而随着金融商务区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对陕西以及西安的政策倾斜,2010年,西安市政府出台支持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西安金融商务区被确定为省级开发区。

西安明确被赋予发展离岸金融的使命,是在去年年底。2015年12月,陕西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西安金融商务区积极发展离岸金融,打造国内重要的离岸金融功能区。

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设立第三批国家级贸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名列其中,其中包括西安浐灞生态区5平方公里范围,主要即西安金融商务区。

作为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聚集区,西安金融商务区在探索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税收优势、主体优势和资金优势。

目前,西安金融商务区已吸引近百家金融机构及商务配套项目入驻,陕西证监局、陕西保监局、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中国银行全球客服中心及软件中心、建行西安运营中心、长安银行总部、永安保险总部、前海人寿金融中心及香江财富中心等金融机构或项目已相继入区。

现代金融业作为浐灞生态区重点推进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西安金融商务区将以国开行、宝能金融城等项目为基础,发展新兴金融和绿色金融业态,创建全国绿色金融试验区。

而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起点城市,西安金融商务区还将加强与欧亚各国及丝路沿线国家,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国内民间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构建消费金融公司、风险投资、产业基金、资金交易和票据中心、银行卡中心、互联网金融等多层次新兴金融业态。

有专家表示,西安可以依托三星、美光、华为等信息产业巨头,设立全球结算中心,大力发展离岸业务。也可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五国经济合作为依托,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此外,西安还能以国际港务区物流和贸易依托,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积极建立内陆型离岸金融结算中心。

按照浐灞生态区“十三五”产业发展布局,到2020年,西安金融商务区园区总投资约达200亿元,拟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00家左右,现代服务外包企业100家左右,商务机构1000家左右。

西安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一带一路”经济大走廊的起点城市,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推进下,西安的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不可同日而语。金融产业对于西安而言,目前只是刚刚开始发力,正在探索一套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结西安自身条件的金融产业发展路径。

身未动,心先行。对于未来,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西安的金融产业发展都获得了准确的定位、优惠的政策以及清晰的路径。我们相信,同其他城市相比,存有差距只是暂时的,而实现追赶超越才是必然的。

同面向海洋发展获得天时地利人和而造就的上海、香港等金融中心一样,面向欧亚大陆发展的大时代已经到来,此时西安的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是潜力无限的欧亚大陆。西安,成为中国向西发展新的金融中心将指日可待!(澍田)

[责任编辑 马宝]

相关热词搜索:西安 上海 只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