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如何进行创新融合以及落地?
2017-01-09 11:14:26   来源:中国青年网

在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车险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风险管理创新,从而实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促进汽车厂商和保险公司及整个汽车、保险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

UBI车险模式在国外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美国Progressive、State Farm、Metromile,英国的Insure the Box,德国的Provinzial等保险公司先后推出各类基于驾驶行为保费的UBI产品。国际ADAS巨头Mobileye已经与Seesam、CLAL等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对于装配Mobileye产品的车辆给予10%~25%的保费折扣。

所谓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通过车联网、智能手机和OBD等车联网智能设备,将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和周围环境等数据综合起来,建立人、车、路多维度模型进行车险定价。

国内在这一领域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空间巨大。随着车险费率改革制度的发布和保险大数据公司的成立,国内的UBI模式车险业务已具备推出基础,多家新创公司在近一两年开始涉足UBI业务,并与保险公司寻求合作。

在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车险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风险管理创新,从而实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促进汽车厂商和保险公司及整个汽车、保险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成为车险市场一个重要课题。

具体而言,商车费改后的市场给汽车制造商带来哪些影响?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布局?险企、车企与车主落地对接面临哪些政策障碍?汽车制造商以及保险公司如何用好大数据?

   \ 

为了理清这些问题,12月29日、30日,由汽车商业评论、上海评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6汽车智能网联与车险改革创新融合闭门研讨会”在上海颖奕皇冠假日酒店召开,来自保险行业、主机厂、投资领域等相关行业精英,围绕“智能网联发展,商改创新融合”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中保信车险部潘克昊分享了中保信在车联网领域的思考以及服务模式,以开放、合作共赢共创的态度推动车险改革。中保信曾牵头组织保险公司和车联网公司专家召开了关于车联网数据保险应用、车险因子分析以及如何建立数据通道的研究工作,其中人保财险和评驾科技联合担任了车联网数据采集标准组的组长单位,中保信也欢迎更多的行业企业参与到这些研究项目中。

潘克昊表示,中保信参加此次研讨会的目的主要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倾听主机厂和保险企业的诉求,学习行业的先进经验。

   \ 

中国人保财险总核保师兼车辆保险部总经理方仲友总结近三年的车险市场在车联网和大数据的影响下经历了“学习和思考”“创新和颠覆”“反思和磨合”的阶段,接下来需要整车厂、保险行业、售后等多方携手进行深度的跨行业合作。

他认为,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中国车险改革最大的转型一定是从车的因素转向以人为主、人车路相结合,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服务和产品,提高客户接触频率,提升客户个体体验和客户粘性。

“作为标准组组长单位,人保和评驾科技在中保信的领导下深感任重道远,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出谋划策,共同把这个行业做得更好。”方仲友表示。

   \ 

太平财险总公司销售总监阚季刚认为主机厂与保险公司合作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理赔环节,挤掉水分,压缩中间的成本,让用户真正得到实惠,还能完善风险报价体系。此外,他还建议创新出更多的车险碎片化产品。

2016年9月,评驾科技已与国寿财险、长安汽车三方签署产品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汽车大数据、保险、驾驶行为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及创新产品开发上展开跨界合作,这也是国内首个全国范围内基于车辆驾驶行为和保险紧密结合的创新合作。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邓智涛谈到主机厂在UBI领域关注的两点:数据和成本。他认为,数据不交互就没有价值,如何把客户的沟通从低频转向高频是长安与国寿财险、评驾科技合作的基础,同时实现产品让经销商、长安、用户、保险公司、评驾科技五方受益。

沃尔沃汽车集团产品战略及整车平台管理高级总监吴震皓谈到,沃尔沃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下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用户驾驶行为数据,如何在发展UBI的时候照顾到现有价值链上利益方的诉求,比如平衡经销商利益、传统保险公司利益,同时又能把新的技术、新的价值传递给用户。

   \ 

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从主机厂的角度分享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汽车与UBI的理解。

在他看来,手机互联和OBD盒子采集数据都只是过渡产品,智能车机和原厂T-box通讯模块才是未来数据手机和应用探索的主流产品。在数据采集上要实现全数据覆盖,包括外部的互联网数据(社交、电商购物、娱乐爱好等)、手机数据(手机型号、APP使用习惯、位置数据)、人的社会数据(年龄、性别、教育、消费习惯、车友互动等),以及内部的涉及汽车产业链的数据(主机厂、4S店、保险、金融、电商、售后、加油站等)、汽车感知大数据(车辆故障、位置、轨迹、车内外环境等)、驾驶行为数据(事故、违章、油耗、驾驶习惯与评分)等。

陈思英认为互联网渗透下车险市场将出现三大发展机遇:一是渠道变革,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可于互联网渠道销售,车险线上化成为趋势,要注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在营销与服务中的作用;二是催生新险种,比如嵌入在电商交易、支付账户等场景中的新险种;三是数据价值,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用于需求与风险分析,从而设计和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与服务。

来自吉利、奇瑞、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安盛、安心保险、大地财险等主机厂和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都发表了自己的相关见解,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对所有话题畅所欲言,大家约定在2017年能够继续有机会参与此类研讨会。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联合主办方,2015年5月成立的上海评驾科技有限公司以UBI车辆驾驶大数据分析为主要业务,主要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算法为国内的保险企业、汽车厂商等提供基于车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平台对接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实现收入用户超30万,与多家主机厂、保险公司、售后服务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其已在国内完成UBI平台的搭建,可以综合国内车辆保险及车联网市场现状,通过在车内安装智能硬件或者App,利用车联网技术采集车辆驾驶行为数据,再由平台拥有的架势评分模型计算分析得出驾驶人的行为报告和打分,为保险公司提供精准的核价和营销依据。

   \ 

在12月29日的“创·见 2017 驾驭未来”2016 UBI创新融合交流晚宴上,上海评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献坤首次公开表示,评驾科技在2016年底已经实现盈利,并获得了来自招商创投、昆仲投资领投,凡星资本等机构跟投的过亿元A轮融资。

“本次研讨会的核心目的是创新、务实、落地,希望在2017年能加快两大产业的快速融合,出现更多的落地项目。评驾科技希望成为两大产业的连接器,给用户和行业创造更多价值。”李献坤说。

评驾科技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驾驶行为大数据服务商,除了在产品上实现数据模型系统化、应用平台模块化,在服务上要向2B和2C的业务共同发展,深挖主机厂和保险公司等生态合作资源,创新业务场景,形成用户运营规模。

目前我国车险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并保持着年复合15%的增长速度。我国汽车保有量还在不断增加,车险市场的规模或可突破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兴业证券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到2020年国内将有30%-40%的车主成为UBI的客户,随着车险费率市场化全面放开,预计UBI的渗透率在2020年将达到25%,届时UBI有望达到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当然这个市场规模的达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国寿财险车险部副总经理李文峰所说,市场规模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主机厂、大数据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培育市场,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引导消费者。

可以预见,车险改革的继续深化下,也将促使更多的参与方来争夺这块巨大的利润市场。

[责任编辑 马宝]

相关热词搜索:UB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