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瞭望1月9日讯:记者日前从西安市办公厅获悉《西安市知识产权十三五发展规划》已于近日印发,预计到2020年当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到35件,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量达到70件。
塑造城市知识产权文化内涵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西安市历史悠久,是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厚重历史,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2006年,西安高新区唐延路被确定为创意产业一条街,成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支点。同时“十三五”发展期间已经明确将使知识产权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大推动力,西安将全力推进 “两个国字号”试验示范、自贸区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和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使命,打造“品质西安”的价值品牌。
《规划》要求重点依托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和特色产业开发区(基地)、工业园区等,开展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与现代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绕西安“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
另外,着力发展版权核心产业,研究设立版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曲江、碑林动漫园区等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版权保护制度及其固有的文化、经济属性,支持以原创作品为主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游戏动漫、产品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版权产业发展。在积极传承西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立足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同时开展“知识产权走基层 服务经济万里行”等公益宣传活动,促进知识产权文化的广泛传播,全面提升西安软实力。
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建立健全维权机制
目前,西安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存量不足;假冒专利和商标、盗版侵权等在某些领域易发多发;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弱等。鉴此,必须高度重视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为西安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适时修订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规章。在系统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基础上,推进专利、商标、版权等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优化版权产业发展环境。
2、探索知识产权司法审理模式改革试点,创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动西安知识产权司法实践改革。调整侵权举证责任,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完善侵权判定工作机制。有效查处各类侵权盗版案件,遏制侵权盗版行为。
3、加强西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建立完善权利人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加强“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平台建设,逐步拓展区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布点,建立维权援助管理制度。支持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纠纷调解机构发展,促进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黄瑞娇)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