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瞭望讯:要问秦岭何时美,一定少不了那初冬之际的色彩斑斓。向南方,望见终南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仿佛大自然一年积累的色彩全在初冬停住了脚步。在秦岭北麓的古观音禅寺前,每到初冬时节便门庭若市,人满为患。为的,就是看一眼李世民手植银杏树。金黄色的树叶仿佛被金色包裹,阳光下熠熠生辉,让人们产生了诸多的美好联想。
关于古银杏树,陕西不仅多,且能均说出来由,历史大省的名头非空穴来风。顺环山路由东向西,分别有:辋川王维手植银杏树、百塔寺中国第二银杏树、古观音禅寺银杏树、宗圣宫老子手植银杏树,以及户县祖庵重阳宫马丹阳手植银杏树。
这株古银杏树,树高30多米。树身挺直粗壮,枝干四面伸展,苍老遒劲。树身空心处曾长出一株柏树,人称 “银抱柏”。后来柏树枯死,古银杏树仍发芽开花结果。据传此树为全真首徒马丹阳为师父王重阳守墓而植,距今有800多年。
在上个世纪的“文革”期间,这株弥足珍贵的古树无人管护,曾因村民环树堆围玉米秆而被顽童玩火遭焚(一说被雷电袭击,但树干上曾留焦黑状被众人目睹)。今已被保护于重阳宫围墙之内,挺立于重阳墓侧。近几年,这株古树又发新枝,结果实。这株古银杏树是千年道观兴衰的历史见证,是重阳宫的标志。
重阳宫为我国道教著名宫观,是道教全真祖师王重阳修道与葬骨之地,也是我国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祖庭。这株银杏曾长期生长在田野中,主根裸露,树干中空。自重阳宫恢复道教活动以来,该树被圈入宫内,得到了有效保护,恢复生机,年年结果,被奉为“神仙树”,当地信众将平安带栓挂于其中,以保子孙兴旺,合家平安。
说起重阳宫,从50后到80后几乎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被拍成电视剧,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故事发生地重阳宫也随之闻名遐尔。
重阳宫,全称大重阳万寿宫,位于西安市户县祖庵镇,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及遗蜕归葬之地,享有“天下祖庭”之盛名。金正隆四年(1159),祖师在终南甘河镇遇钟吕二仙,得以妙法、遂弃家入道。次年再会真仙于咸阳礼泉,得秘语五篇。金大定元年,隐居“活死人墓”中潜修悟道,后迁居刘蒋村(今重阳宫)演法弘道。金大定七年往东海开全真,立五会。金大定十年(1170),在河南开封羽化登真,弟子们遵其遗嘱奉柩归葬于祖庵,元世祖封号“重阳全真开化帝君”。
重阳宫自祖师在此结庵修道,迄今已逾800余年,现占地近60亩,属国家3A级旅游景点,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钟鼓楼、灵官殿、七真殿、重阳宝殿、三祖殿、白云灵祠、碑厅、祖师墓及重阳成道宫、活死人墓遗址等,还有祖师脚印石、丹阳真人手植银杏树、明代侯圆方住持手植姊妹黄杨树等。
宫内保存着40余通碑石,有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祖师书写的《无梦令》诗词碑,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溥光书写的“敕赐大重阳万寿宫”、九通元代皇帝圣旨碑等,其中汉字和蒙古八思巴字合刻的圣旨碑五通,还存放着十余位真人道行碑及于志道、李道谦、孙德彧等元代高道石棺,对研究古代人文历史、语言文学、书法、养生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重阳宫银杏树腰身粗壮,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勇士,临风而立独当一面。其树冠高而庞大,伸向东方,好像两手迎接八方宾客,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站在银杏树下,不仅感慨它饱经风霜顽强的生命力、博大的胸怀,还能领略它壮美身姿、美丽黄叶和道教特有的文化氛围,从而给"天下祖庭"、"全真圣地"增加了一层厚重而神秘的色彩。(记者王玮 王奔 通讯员李连源)
[责任编辑 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