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即将实现对258家单位巡视全覆盖—— 彰显利剑作用
2017-01-04 10:25:4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目前,黑龙江十一届省委第十轮巡视13个专项巡视组对第二批次进驻的13家单位的巡视已近尾声,预计本月中旬将完成巡视阶段的任务。届时,黑龙江十一届省委将在任期内实现对258家被巡视单位的巡视全覆盖。

中央明确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的要求以来,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始终把巡视全覆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跟中央巡视理论的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巡视工作不断聚焦,从围绕一个中心、坚持“四个着力”,到紧扣“六项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再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政治巡视,巡视监督职责定位越来越精准、指向越来越聚焦、作用越来越彰显。

提高政治站位,进行全面“体检”

中央要求,巡视是对党组织的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黑龙江省委把政治巡视作为巡视工作的核心要义来系统把握、部署。

2016年2月26日,省委“五人小组”第七次听取十一届省委第七轮巡视情况汇报,省委书记王宪魁的话语掷地有声:“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巡视要义,切实深化政治巡视。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常松在十一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视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巡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对被巡视单位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深度扫描透视,十一届省委第十轮巡视从政治上对被巡视单位进行全面“体检”,查找出一批发生在省直机关的“灯下黑”问题;盯住“关键少数”,发现了一批涉及被巡视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的问题线索。

据统计,2016年以来,各巡视组发现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存在党的领导弱化方面的问题99个、党的建设缺失方面的问题175个、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方面的问题383个,省委巡视组向被巡视单位提出整改意见406条。

创新巡视方式,不断升级“打法”

“2015年巡视由以往的每年2批增加到4批,第三批成立15个巡视组,对30个单位开展专项巡视;第四批成立16个巡视组,被巡视单位增加到61个,全年被巡视单位总数已达到130个。可以说,巡视力量之强前所未有,巡视范围之大前所未有,巡视节奏之快前所未有……”省委巡视办主任李洪斌在2016年年初接受各新闻媒体“走进龙江巡视组”采访组采访时说。

2015年6月,在听取巡视办关于中央巡视办对全国巡视进度通报后,省委书记王宪魁当即决定,要从全省抽调力量,科学组织谋划,统筹协调安排,合理摆布时间,在保证巡视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巡视节奏。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省委要求,提出“两个强化”,即强化巡视横向推动,以倒排工期、“一托N”的模式解决巡视数量和进度问题;强化巡视纵向深入,以板块轮动、专项巡视的方式解决质量和效果问题。

一场“升级巡视打法”的战役迅速打响。当年8月25日,省委第三批专项巡视启动,开始在原有7个固定巡视组的基础上从全省范围内选调优秀干部扩充巡视组数量和巡视队伍。并且采取“一对一”“一托二”“一托三”“一托四”等方式提高巡视的效率,加快巡视的节奏。

据了解,2015年以来,黑龙江共组建93个巡视组,配备1070人开展了7轮巡视,其中抽调厅级干部115人次,抽调优秀年轻干部358人次,抽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经侦等部门专业干部315人次,选派专业巡视干部282人次。

“这些新选调的干部思想素质过硬、能力突出,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已成为我们巡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些多年从事巡视工作的专职巡视干部这样评价。

随着“巡视打法”的不断“升级”,巡视的力度、强度、进度实现了新跨越。2015年底,提前实现了对13个市(地)、63个县(市)、22所省属高校的全覆盖;2016年上半年,提前实现了对69个市辖区的全覆盖。2017年初,将在省委换届前3个月提前完成巡视全覆盖的任务。

强化成果运用,形成持续震慑

东北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孙彦彬、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林春贵、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高军、龙江银行原副行长王贵彬、省农村信用社原副主任张洪德、依兰县委原书记赵长满……黑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相继公布了一批严重违纪人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各级领导干部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这些案件的问题线索都是省委巡视组在巡视期间发现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巡视组共发现问题线索(包含被巡视单位从信访件中梳理出的问题线索)10295件,其中涉及厅级干部612人、处级干部2427人、科级及以下干部7276人,已对1974人进行了立案调查。

每轮巡视结束后,省委巡视办都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以及省直机关纪工委、省高校纪工委、省国资委纪委等相关部门移交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并要求在3个月内反馈办理情况。

发现问题是基础,有效整改是关键。省委始终全力推动执纪、整改同巡视无缝对接、快速跟进,注重强化巡视成果运用,充分发挥巡视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十八大以来,根据巡视移交线索,黑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对1974人立案调查,其中涉及省管干部49人。省委组织部累计纠正任职资格条件问题258个,查处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问题1488件;批评教育340人,责令作出检查108人;诫勉谈话145人、调离岗位22人、免职18人、降职2人。

被巡视单位借巡视之势正风肃纪。牡丹江市对违建楼堂管所等18个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63件问题线索进行立案调查。黑龙江大学持续加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两次调整领导班子分工,减少书记、校长直接分管工作;三次撤销处级机构10个,免除39名处级干部行政级别,内设机构由85个整合为62个。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对矿业权监管、局属公司经营管理、境外项目投资等复杂问题,采取果断措施逐一整改,立案调查20人;班子成员带头整改参股分红问题,共退还资金106.7万元。

巡视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如针对环评“红顶中介”问题,省环保厅立即叫停12家“红顶中介”,启动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彻底改制。(本报记者 徐大勇 通讯员 姜雁龙)

[责任编辑:黄瑞娇]

相关热词搜索:黑龙江 利剑 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