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年敌伪顽匪配合进攻,形势极恶,当时党政军民仅余十八盘山可作抗拒依托。后经苏鲁支队驰援驱敌,终获坚持阵地之胜利。去秋敌人加紧蚕食,我鲁南军区主力配合尼山独立营又一鼓而下孙徐,生擒汉奸惯匪张显荣,为尼山奠定巩固之基础。”据《泗水志》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还未到鲁南,国民党军队及其政府望风而逃,在这个空隙之间,鲁南各地土顽、地主等以抗日为名,纷纷拉起游击队,一时之间,鲁南遍插大王旗,司令多如牛毛,泗水的张显荣就是其中一个。在日军威逼利诱之下,张显荣逐步丢失民族气节,走向汉奸道路,1940年9月,配合日军纠集附近县城伪军2000余人,向邹东抗日根据地进犯,妄图占领并将诞生不久的邹县抗日民主政府吃掉;因敌众我寡,县委、县政府、县大队及泰泗宁大队对来犯之敌阻挡了一阵后,撤至十八盘山;后苏鲁支队前来增援,见我主力来到,敌遂全部溃退。1941年秋张显荣受日军之命到泗北扫荡,与我尼山支队泗水独立营遭遇,经激战,泗水独立营营长冯长清受伤后牺牲。1942年春张显荣率领所部6000余人公开投降日本侵略军,当上“皇协军”司令,公然走向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泗南广大地区被伪化,对我尼山区、鲁南抗日根据地造成严重威胁。1942年8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第三团和尼山支队,准备采取长途奔袭的掏心战术,一举全歼张显荣部。经一昼夜激战,歼敌800,俘虏2000,其余溃散,清点俘虏时,担架抬过一个摔断腿的伪军,肥头大耳,腰圆腿粗,经辨认,正是皇协军司令张显荣。原来,当我军发起攻击时,张显荣看大势不好,慌忙丢弃亲兵,窜出炮楼,爬上附近平房,从房檐上跳到圩外,企图顺沙沟向北山逃窜。哪知只顾逃命,慌了手脚,人一落地,便摔断了一条腿,只好拖着条断腿,爬到附近一座石桥底下藏起来,被我搜索逃兵的战士俘获。
“至若罗头伏击、长座突围、奇袭深沟之敌、打进泗水南关、收复标村、赵家村、奔袭山曼山、将军堂,均以烈士之鲜血头颅换得扩大与巩固尼山区之辉煌战果。”据《曲阜志》记载,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山东保安25旅(巩震寰部),长期盘踞在曲阜城东南的曼山一带,其旅部和1个团1200余人驻守曼山,构筑东西2个围子和数十座炮楼,并在附近的桑庄、土旺等村派驻部队。该旅与日伪军勾结,经常窜入八路军尼山根据地烧杀抢劫,推行“蚕食”政策,给根据地造成很大威胁。1944年1月,尼山独立营为拔掉这个“钉子”作了充分准备。24日(农历除夕)夜,营长熊天仁带领全营5个连600余人,在邹县四区区中队80余人配合下,趁敌人过年麻痹之际,采用挖心战术,冒雪奔袭曼山。战斗于当晚9时打响,四连首先占领曼山山顶,接着一、二连攻入西围子,三、五连攻入东围子,并逐个摧毁敌人的炮楼。邹县四区区中队,在曼山以东的高地上击退了桑庄来援之敌。翌日天明,敌碉堡大部被摧毁,敌首巩震寰看到大势已去,遂率残部落荒而逃。曼山一仗,毙伤敌100余人,俘敌600余人,摧毁敌碉堡、炮楼30多座,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此战后,日伪军恐慌不安,相继撤销了桑庄、东西余村、白村等据点。尼山独立营乘胜拔除了南辛、石汪、土门等伪据点,尼山抗日根据地向西扩展了10余公里。
陈光(左2)、罗荣桓(左4)、陈士榘(左1)与鲁南参议会参议长彭畏三合影
鲁南(尼山)抗日根据在华北抗战位置示意图
“众信无先烈之牺牲便无今日之尼山区。故后死者应照顾其家属,继承其遗志。在民族革命斗争中发挥友爱无我之精神。尼山区故具盛世之规模矣!然反攻胜利建国成功尚待最后之努力。爰勒斯石以颂坚贞而励来兹。”抗战胜利前的碑文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面对强敌的坚韧不屈、牺牲奉献,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尼山区抗日根据地”,才有了抗战胜利、今日的幸福,作为来者,我们必定不忘遗志、继续努力!(山东省曲阜市人武部:高心红 章广建)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