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苏区老区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走进“尼山区抗日根据地”

2015-08-10 13:46:25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建于1943年12月的“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至今还座落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武装起义,至1939年底很快创建了鲁南抗日根据地,她北起莒县、南至郯城、西迄临沂、东至海州湾,彻底粉碎了日军控制山东东南沿海的企图,成为山东抗战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鲁南抗日根据地“西大门”的尼山区抗日根据地,地处曲阜、邹城、泗水、平邑等县结合部,70多年前这里的人民与八路军战士一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家乡的安宁。建于1943年12月的“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至今还座落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远景

“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邹城市东北45公里的十八盘山之后,城前镇渠家庄东的苗子岭之巅。据说,当时鲁南一地委、尼山行政公署、鲁南一军分区和中共邹县县委、邹县抗日民主政府都设在附近。 这里四面青山环绕,苍松翠柏掩映,环境幽静秀丽,纪念碑在松柏绿荫映衬下,巍然屹立在浸染着烈士鲜血的山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历经变迁当时的党政机关旧址已不复存在。带着敬仰之心,近日笔者探访了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

纪念碑座北面南,由一座上锐下丰的长方形石灰岩雕凿而成。碑身高2米,上宽0.40米,下宽0.55米,正面镌刻着当时鲁南参议长彭畏三同志书写的“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10个大字,金光闪闪,遒劲有力。背面镌刻的碑文记述了鲁南尼山地区党政军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共7行407字,文末署“尼山区全体党政军民公立,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十二月上浣”。纪念碑两侧刻有166位抗日烈士的姓名、籍贯。

关于那段光辉历史,碑文上这样写道:“民国廿八年端阳节,八路军四支队一部与日寇激战小山,以寡敌众,冲杀竟日,高呼‘与小山共存亡’及‘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声振山谷,令人泪下。迄今信女犹於是日焚香献茶以慰忠魂,其壮烈感人,有如此者。” 据《邹城志》记载:1939 年5 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抽调4 个主力连队组成近千人的南下挺进支队,在司令员赵杰、政委汪洋率领下于6 月中旬进入邹东小山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20 日,扫荡沂蒙山区的日军觉察挺进支队的动向后,又调集了驻守邹县、泗水、曲阜等据点的日伪军共2000余人,分四路向小山扑来。挺进支队当即决定,由二连扼守小山牵制敌人,掩护大部兵力向外围转移。21日,二连178 名官兵占领小山后遭到日伪军重兵的重重包围。二连顽强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日伪军的进攻,终因力量寡弱,战斗到最后,全连83 名指战员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