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四川省雅安市政法系统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强政法保障

2015-07-10 14:09:02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历经两年重建攻坚,放眼雅安芦山县,一处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幢幢新居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园区生机萌动,一片片美丽新村形象初显,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

贴心服务

切实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如何结合政法职能,为重建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雅安市委政法委和全市政法各部门一直在思考和践行这个课题。全市政法系统全面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等,这一项项工作都从细微之处着手,在点滴之间达到了润物无声。

据了解,雅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以来,共建立县(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8个、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42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站423个,共合理划分了1544个网格,落实专兼职网格员1600名。办理各类事项共2万余件,规定时限办结率达到98%,基本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以后,灾区群众面临大量的困难,一系列社会矛盾迅速凸显。雅安市各级调解组织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万余件。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中,雅安市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基层重建不同阶段工作重心,重建步伐,主动与重建项目业主和施工企业沟通衔接,在重建项目所在地建立组织,推行“一亮、二有、三随手”工作机制,佩戴标志,亮明身份,采用随手调、随手记、随手报方式,及时、就地调解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受理、调处项目施工中发生的施工企业与周边群众之间、施工队伍之间、务工人员与施工企业之间、务工人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在此基础上,雅安市政法机关结合灾后科学重建的总体目标,依托原有“法律七进”的构架,进一步提炼总结出“法律进重建、调解进项目”的“法律八进”工作机制。随着“法律八进”和“法官、警官、检察官和律师走基层”的“三官一律走基层”活动在雅安市各县区的深入开展,目前,雅安市共建立项目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室115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36个、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专业调解工作组9个,涉及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教育等领域,真正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法律知识,在村里就可以找到法律人士帮助解决法律难题。

固本强基

以“六大建设”锤炼过硬的政法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4•20”芦山地震后,雅安政法系统始终把从严治警、政治建警放在首要位置,以建设“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的政法队伍为总目标,以“六大建设”为抓手,锻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政法队伍。2014年,雅安公安系统在全省公安机关的行风政风满意度测评中排位比2013年上升6位,位居全省第五。同样是这一年,雅安市政法系统有222个集体和22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雅安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刘薇告诉记者,“加强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和基础,是我们护航灾后重建和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法队伍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2013年以来,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以‘六大建设’为抓手,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切入点,狠抓政法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政法队伍服务灾后重建的能力。”

据了解,以“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着力解决政法干警宗旨意识问题;抓好执法司法公开建设,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抓好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执法司法公信力的问题;抓好机关行政管理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机关作风‘慵懒散浮拖’问题;抓好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着力解决执行力问题;抓好惩戒机制建设,着力解决责任追究问题”为内容的“六大建设”,是新时期雅安政法系统在锻造过硬队伍服务灾后重建和改革发展中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两年来,雅安市广大政法干警跑在抗灾救灾的最前列,冲在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坚守在交通保畅的最前端,以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积极服务群众;雅安市政法系统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了“打硬仗”、“补欠账”,维护雅安改革发展稳定,以实干精神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为灾后重建有序有力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