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保障,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讲,精神支撑是更持久也更重要的内在支撑。长期以来,敌对势力千方百计企图扭曲甚至抹去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其用心极为险恶。如果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丧失了历史记忆,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人民的精神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须臾不能离开。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铸牢强国之魂的实践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信念、性格、气质、血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度统一,也与以“爱国”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我们要把伟大的抗战精神放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全局中谋划,大力发扬抗战中形成的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铸牢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纽带,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大力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探索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要把弘扬抗战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贯通起来,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坚毅,把中华民族在抗战中激发出来的伟大抗战精神作为深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形成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也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问题。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铭记历史,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充分彰显和努力践行伟大的抗战精神,把弘扬抗战精神体现在推动解决主要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勇敢担当我们应担当的历史责任,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建设法治中国中有所作为;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惩不贷的铁腕反对腐败,坚决推进新的伟大斗争与伟大事业的发展。
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留给我们的最宝贵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在中日两国长期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保持中日长期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然而,时至今日,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并未销声匿迹,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野心并未完全遏制。特别是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70年前,中国付出牺牲3500万人的代价,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抗战胜利。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变,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的决心不变,我们也呼吁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牢记历史教训,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我们坚持以史为鉴,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为捍卫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作者:国防大学政委、上将)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