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调研有无困难?
走访山东逾八成70岁以上老人
“如果在60年前、70年前就进行大规模调查,那会方便得多。”昨日,李忠杰坦承,当时虽做了一些调查,但没做到底,不够系统。
但李忠杰认为,即便调研时机再晚、有再多困难,也要做下去,为此,他们克服了大量困难。
例如,山东省通过省、市、县一层层调研,走访了全省80%以上70岁以上(即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以前出生)的老人,仅搜集证言证词,就达79万余份。
但历史已过去几十年,有的见证人和知情人对死难者信息的记忆本身就不完整,而参与调查笔录和名录整理的人员多达数万,对死难者信息各要素的规范和掌握,也难做到完全一致。
因此,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山东省百县(市、区)抗日战争时期死难者名录》编纂说明中透露,名录编纂工作仍很复杂。
“比如说人的姓名,中国人的姓名有的是很正规的名字,有的是小名,有的是去世了,家里没人了,怎么办?”李忠杰也持类似观点,他说,为此采取诸如让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开会回忆某某家孩子如何死亡的方式,尽可能确保准确。
李忠杰表示,目前研究只是阶段性的,不是最终结论。总体是为今后更综合性的研究提供详尽、扎实的基础。
■ 落地
北京人口因抗战少增49万
由北京市党史研究室编纂的《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在去年9月出版。
该书显示,日本侵略者在北京的主要罪行涵盖4种,其中,就包括实施细菌战,日军1855部队在今世界文化遗产天坛等处,研制细菌武器并用于华北战场,“为了检验细菌武器的威力,竟播撒霍乱细菌,横夺无辜市民的生命。”
在杀害抗日军人和平民方面,该书透露,日军在北京制造了密云潮河关、密云孟思郎峪、门头沟王家山等100多起集体屠杀惨案,大量人口伤亡多数是在这种“清剿”中发生的。
该书透露,抗战时期,因日军烧杀屠戮,北京地区人口伤亡总数为17045人,其中,直接伤亡13422人,间接伤亡3263人。另有60068人确知被日军抓劳工,或被俘虏,但无法确定死、伤、失踪等情况。
1937年至1945年,北京地区人口因战争等非常因素增长,比常态下增长,减少约49万人,人口损失程度,依城区、近郊、远郊呈上升态势。(许路阳)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