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录
中国军民死伤3500多万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对当年日本侵略中国造成巨大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基本数据作出了重要表述。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次郑重宣布,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死伤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来源:李忠杰 《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总序)
■ 释疑
1 成果如何出炉?
为南京大屠杀等进行司法公证
据李忠杰透露,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调查本行政区域内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调查工作从省、市、县一直深入乡镇甚至村。
一些重要的、涉及多个地方的专题,如劳工、细菌战、化学战、“慰安妇”、难民、华侨等,则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调研。
中央党史研究室还组织查档小组,分赴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搜集档案资料。另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课题组前往台湾查档。
李忠杰解释,这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曾组织比较大规模调研,留下丰富档案,“有的非常仔细,比如说某个人受伤了,他口述受伤的情况很详细,甚至受伤的部位,在手臂什么地方,都很清楚,有的还附有草图。”
但因几十年积压,没有较好整理,“有的都压成饼了”,不过,李忠杰透露,他们仍找到一些诸如日本当年轰炸新疆的档案材料。
调研的具体方法除查阅和搜集档案文献资料、有关报刊资料及此前研究成果外,李忠杰透露,对一些特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惨案等,也同时进行社会调查,记录证词证言。
“有条件的,还进行必要的司法公证,如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使这些调查都成为在法律上可以采信的证据。”李忠杰介绍。
整个调研工作,还有多项原则要求,李忠杰透露,包括不许追求任何高数字、高指标;不允许用“不计其数”、“无恶不作”这类抽象的形容词来概括相关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