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部队勇当经济社会发展生力军
驻市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牢记人民军队宗旨,视驻地为故乡,为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赢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驻市部队的官兵们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过硬素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5月10日晚,新余遭受强风暴雨的灾难性天气,马路两边树木拦腰折断,不少房屋受损,部分地区停电停水。新余市驻市部队顶风冒雨第一时间赶赴各受灾点,帮助市民搬运、清障、救人、救车,为抢险救灾和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在具体的扶贫帮困上,驻市官兵主动参与定点扶贫,建立健全点、线、面相结合的扶贫帮困服务网络,采取军分区和人武部领导包面、人武和专武干部包村包社区、民兵党员干部包户的办法,深入村庄、企业和社区,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全力开展帮扶工作。驻市部队团以上单位每年挂点帮扶5个自然村,年投入帮扶资金60至70万元,义务投工投劳2000余人次。近年来,定点帮扶自然村30多个,植树造林180亩,扶持贫困户210户,救助贫困学生182名。
近年来新余市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升级,重点推进“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四大改革创新工程,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驻市部队坚决支持和拥护改革,为全市改革创新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环境。新余武警消防支队根据新余市城区结构功能变化,在城南商业街人流密集区专门部署了一个消防中队的警力,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武警新余市支队在火车站、汽车站、商业区、中小学校等重点地段加强巡逻,防止发生问题;新余军分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将市内12个重点目标纳入防卫范围,研究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有力维护了一方平安。
“智慧动员”建设深入开展科技拥军助推军地共同发展
新余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2年,新余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新余建设的意见》,决定将智慧新余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力争到2016年,智慧新余框架初步形成,成为国内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典范。预计投入智慧新余建设的总资金为13亿元,目前已经投入8.8亿元。主要实施智慧政务、智慧安全、智慧社保、智慧卫生、智慧社区、智慧动员等13大工程53个项目。目前已建成21个项目,包括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网上并联行政审批系统、企业信用和金融一体化平台、“三单”管理平台、智慧天网、智慧社保等项目。
今年年初,新余军分区按照“军队提需求、政府主导建”的建设模式,向市政府提交了智慧动员建设需求方案,明确了系统设置、建设标准、经费保障等事项。在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智慧新余建设之中,并把智慧动员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刘捷同志为第一组长,市长董晓健为组长,以军分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智慧动员建设领导小组,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上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纳入智慧城市同步建设、纳入政府预算统一安排、纳入市长工程加紧推进的建设方针。
智慧动员建设引入了“互联网+”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依托新余智慧城市“大数据库”,对新余市现有的政务信息网覆盖范围进行延伸,对各行业系统信息按标准格式集成,通过分级分类流转国防动员潜力数据,打通跨行业信息融合共享的“经脉”,实现国防动员数字化应用、智能化调控,做到动员领域一网通。通俗地形容,智慧动员建设就是在现有的信息化“高速公路”上再跑一辆车。
目前,新余市委、市政府已安排了1000万的专项经费用于智慧动员建设,制定出台了《智慧动员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了建设主体招标协调会,已挂网公开招投标,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按照方案步骤紧锣密鼓展开,军地双方每月召开一次建设推进会,力争今年8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
下一步的工作中新余市将按照“政治上得分、经济上增效、军事上胜战”这个总体目标,扎实推进智慧动员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助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专访中董晓健也深情寄语:新余是七仙女下凡的传说地,是平安宜居的国家森林城,是一座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新余市双拥工作有着传统优势,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连续六届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七届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巩固成果、创新特色,把双拥传统优势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良好军政军民关系,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责任编辑:吴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