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双拥潮涌鱼水情——写在咸阳市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之际

2015-06-17 14:15:41来源:咸阳市信息办
这是我市过去得到的肯定,在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的道路上,咸阳人民和人民子弟兵再次唱出一首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互助互爱的动人之歌。

积极拥政爱民 扎实开展军民共建

  2011年4月30日,5名游客因河水暴涨被困关中大峡谷对岸山坡,武警咸阳支队淳化县中队出动5名兵力,成功将被困人员营救到安全地带;2011年泾阳“2·9”冀东水泥厂采矿区坍塌事故发生后,咸阳公安消防支队官兵奋力拼搏14天430小时,圆满完成了对5名遇难员工的搜救、清理和搬运任务;2014年1月12日,位于咸阳东郊的长庆石油助剂厂加气液化装置起火,险情危及3公里范围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咸阳消防支队在火情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冒着生命危险,紧急扑救,成功控制火势,保障了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驻军部队全力以赴,奋勇抢险救灾,真正成为了人民群众信赖的“最可爱的人”。

  粗略统计,四年来,驻咸部队累计参与地方抢险救灾9048批次,转移受灾群众14.7万人次,抢救群众6920人,挽回经济损失11.8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同时,还积极开展拥政爱民“121”工程(即:每个营以上单位至少联系驻地一个村、两所学校、一家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定期为在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围绕“平安咸阳”建设,全力推进平安营区”、“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平安校园”、“平安景区”、“平安企业”和“平安医院”等平安共建活动,主动参与生态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等工作,为咸阳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面对全市人民火热的拥军热情,驻咸部队把咸阳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全市上下呈现出军民共建、互惠双赢的良好局面。

  创新工作载体 营造人人参与氛围

  把政府引导和社会广泛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咸阳全力构筑“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军地共创共建”的双拥创模争先工作新格局。

  挖掘红色资源,先后建立马栏革命烈士纪念馆、泾阳安吴青训班旧址等12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4个烈士纪念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把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纳入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和党政干部学习培训内容,增强了全民国防意识;在《咸阳日报》开辟纪念延安双拥运动专栏,对双拥先进典型进行系列报道,全市各级窗口服务单位、公交车和旅游景点公示现役军人和残疾军人的优待政策,营造了浓厚的双拥爱民氛围;围绕“八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群众性双拥文艺演出,组织军民联欢活动和双拥文艺晚会80多场次,举办国防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展35场次,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军民关心双拥创建、支持双拥创建、参与双拥创建的热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全市宣传树立了曾仓库、史志辉、王永安等一批双拥工作先进典型,命名表彰了一批双拥先进单位,广大群众学有模范,干有榜样,双拥工作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还积极拓展工作载体,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经济领域开展爱国拥军活动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和社会组织开展拥军活动,全市12个社会组织和54家非公企业与驻军部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拓宽了全市非公有经济领域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的新路径,巩固和扩大双拥工作的活动领域和社会基础。

军歌嘹亮军旗扬,鱼水相拥情谊长。

  如今,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征途上,咸阳广大军民将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适应新常态,发挥新动力,万众一心,共同续写2015年争创双拥模范城崭新篇章,为“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