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存凌云志,孤芳不自赏
1997年,立志到更高层面发展的韦晓明,参加广西日报社所属《南国早报》的招聘考试,之后到了南宁,进入广西日报社下属的《南国早报》。不久,就得到确凿消息:新闻出版部门宣布流通报社倒闭,刊号取消。报社倒闭关门,这在当年,恐怕不亚于核爆炸。听到这消息,韦晓明暗自神伤,他谴责自己为什么不能患难与共,与报社同仁共撑危局?
在《南国早报》,酷爱文学的韦晓明,没能分到他心仪的副刊部,而是到了经济部。经济部夏主任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文章老道不凡。他说,喜爱文学不一定要到副刊部,在其他部门可能对文学创作更有好处。
在这里,韦晓明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工作,怎样才算是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南国早报》有个铁律:编辑、记者一律不得拉广告,拉了也没有一分提成;编辑记者凭稿件、工分吃饭,搞有偿新闻,一经发现立即除名。故而记者编辑都专心写稿改稿,以发头条和不被扣分为最高目标。《南国早报》新闻纸彩色单面印刷,每天多达24个版,由经济部主编的《消费周刊》就16个版。韦晓明负责编辑《消费周刊》的两个版,另加每月一定量的采写任务。他再度勃发激情,组稿编稿划版,指定在星期三中午前搞掂,下午送审;周四周五采访写稿,力求写一篇上一篇。为了能在早报站稳脚跟,他拼命工作。他组的版,没有低于4.5分的,基本工资一分不扣;每周7天报纸,他至少上稿5篇,且大都上了一、二、四版头条。当时,《南国早报》的影响力,在八桂大地可谓力敌千钧。比如,刊出韦晓明一则消息《柳堤狗肉好吃,此地居民难受》,柳江大桥下柳堤一溜狗肉摊顷刻消失;另一则《朝阳路上快修表收费如抢钱》,南宁市有关部门立即联合行动,彻底扫荡了朝阳路上借商家门口摆个小桌子,乌龙乱搞的快修表摊。而他那篇正面报道《民营书店支撑起龙城文化蓝天》,则为柳州市有关部门荣获自治区表彰造了势……
韦晓明说,他太热爱这份真正的记者工作了。他跟妻子说,半年后试用期满,正式进编应该没问题。岂料天不遂人意,才干四个多月,就遇上广西日报社老领导退休,新领导迟迟未到,新聘人员进编由此变得遥遥无期。
而此时,有两个重要问题左右着韦晓明的抉择。一是柳州市政府慎重处理流通报社倒闭后的遗留问题,重点是分流安置有国家干部身份的编制人员,这种分流安置机会只一次,不服从视为自动放弃;二是儿子即将上初中,他必须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多年的东奔西跑,韦晓明总觉得亏欠儿子太多。前思后想,韦晓明选择再次离开,放弃渐入佳境的都市报采编工作。
柳州市政府的分流安置,让韦晓明再度回到教育系统。怎么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难道真的有宿命一说?他怅然,迟迟不去报到,想等机会到新闻单位去。但上头说,到教委,还是搞宣传报道。
半个月后,韦晓明作为一份内部报纸的负责人,开始他的新征程。
市教委给《龙城教育》报的政策是:保证办公用房,装备设施自己解决;用人自己定,但要教委审核;经费自己筹,不得违规违纪。这样的政策,哪里是对一份内部报纸该有的要求?走市场的亦不过乃尔!韦晓明思考了几个晚上:没有经费有阵地就行!干!而且一定要干好,干出名堂来!他的蓝图很美:先出16版的月报,三个月后渐成影响就出旬报,半年内出周报。他跟代印厂约定,厂方先垫资印报,无须打折,年底结账一分不少。厂方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他又找到一些面向教育的厂商,说要为他们做宣传,以求获得他们的经济支持。岂料才试了一家,就被新闻出版部门亮红牌。
韦晓明不服输,他决定“借船出海”,高扬风帆。他决定与《桂中乡情报》合作,出版《桂中乡情报•教育周刊》。巧的是,《桂中乡情报》此时的领导、柳地文联副主席正是当年他在《桂中日报》时的副总编。双方一拍即合。以深度报道为主、全面介绍优质柳州教育资源的《桂中乡情报•教育周刊》投向市场后,全城为之轰动,旅游公司、文具用品供应商纷纷找上门,单笔广告就是五万块。可惜好景不长!一个月后,中央发文责令地市级侨报全部停刊。不服输的韦晓明又找到团自治区委主管的《广西少年报》,商定合作出版《广西少年报•中学版》,合作一年,终因没有最后决策权而“分手”。此后,韦晓明多方出击借船,终归还是出不了“海”,但是,经过这一系列运作,《龙城教育》拥有了广泛地社会影响力,市教育局将龙城教育经费列为年度预算,破解了龙城教育经费危局。
说韦晓明是个工作狂,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所有的来稿,他逐字逐句修改,并要求执笔者认真揣摩他修改的地方。他对采编人员说,你们不会也不应该总待在这里,你们应该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但是,你们应该珍惜现在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好它,为你们的腾飞奠基。事实也正如此,从龙城教育走出去的,大都成了各用人单位骨干。他们有的进入了国家级传媒,有的在省级都市报一展身手。进入党政部门、学校任职的,也不少。
韦晓明特别关心、热爱学生,《龙城教育》的“萌芽”栏目,就是为培养文学新苗开设的。韦晓明从这个栏目发现文学新人,倍加爱护,悉加培养。每周数百篇来搞,他都一一过目,认真批改。经他发稿的学生,有考上广西师大附中、柳州高中等名校的,有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连连获奖的,有大学还没毕业就成为作家的。韦晓明还经常到学校举办文学和写作讲座,指导学生办刊物、写稿投稿。前年,他指导一位复读生的作文,使之高考总分提高了5分,这提高的5分,就在语文一科。该考生肯定地说,这5分是作文拿的。考生因这5分而上了一本线,被一所“211大学”录取。
如此忙碌,韦晓明依然笔耕不辍,且在教育新闻上,都得他主打重头稿件。他全景扫描式的《世纪梦圆——柳州市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的历史回放》,近一万字,《广西教育》头条刊发;反映柳州市职业教育成就的《“柳州职教现象”探秘》一万余字,新华社广西频道全文播发后,《广西教育》予以转载;反映柳州市“两基”攻坚成果的《变化》三万余字,新华社广西频道播发后,《光明日报》摘要刊发……柳州首推进农民工子弟定点就读学校、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发展义务段均衡教育、教师轮岗轮教……等等,举凡柳州市教育重大新闻,莫不由韦晓明一支笔推向社会。多年来,他一直是《人民教育》《光明日报》、新华社、《广西日报》特约通讯员、《广西教育》特约记者,以及《柳州日报》重要作者。
韦晓明因此而先后获得市委、市政府授予“‘两基’攻坚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天道总酬勤,梦圆应有时
当老师时,韦晓明就给自己立下条规矩:每月从工资里单列一笔书报费。那时候,他订的报刊有:《中学语文》《中学文科参考》《文史哲》《语文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作品与争鸣》《十月》《收获》《文艺报》《文学报》《作家文摘》等。不定期购买的文史哲名著,也不少。文学大师孙犁先生每出版一本新著,他都以能及时一睹为快。前年,韦晓明的一组阅读孙犁三十年随感,获柳州知名文艺评论家孙代文先生激赞。几十年来,韦晓明积书近万册。他感叹,以前搬家一次,家具杂什就那几样,累就累在那些书啊!
从小学四年级起,韦晓明的作文就是语文老师拿到班上念的范文,小学五年级,他为二弟的画题诗:蓝天碧海多宽广,心儿虽小思念大;苦辣酸甜由它装,更有人间爱和怕……时隔数十年,他竟能一字不差背得下来。及上初中,他捣鼓了个短篇小说《晨风阵阵》,投给《人民文学》。1978年,15岁的韦晓明发表了第一篇作品《贝江行》。从此,诗歌、散文、小说,但凡有了合适的题材,他就写下来,陆陆续续也发表了不少。
举凡创作,自我突破。阅读愈深,韦晓明愈对自己不满。创新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纷繁杂芜,令他困惑不解;自己创作的滞留不前,令他异常痛苦。
2013年早春,试图独辟蹊径的韦晓明,一口气写了五个长篇散文,他选了《云中故乡来》《斯人独憔悴》《杜鹃啼血黯梅花》投给《青年文学》,很快,《青年文学》来电,决定刊发一万五千字的《云中故乡来》。沉默多年的韦晓明,作品终于荣登国字号大刊。
尤为令他激动的是,北京金城出版社来函,约他搜集、整理自己的作品,要为他出部集子。耗时三个多月,他整理出30余万字已发表的散文随笔。最后,出版社编辑张礼文从中选定20万字送审。次年春天,《云中故乡来》顺利出版。同年,《云中故乡来》参评第五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在激烈的角逐中卓然胜出。
曾经的东奔西跑,让韦晓明对家庭,对儿子心存内疚。有次不加班,儿子放学回来,很高兴地扑进他怀抱,他却将他推过一旁:“去去去,我在想事情呢!”从此,儿子再也不在他面前撒娇了。言及此,韦晓明神情落寞。他低声吟诵鲁迅的《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笑者,回眸时看小於菟……确实,韦晓明真的做到了“怜子如何不丈夫”,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像海鸥那样飞》,洋溢着他的舔犊深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在印刷厂照排室跟夜班录入员校改版面,等着清样出来签完字夜已深沉,在大街的冷寂中狂飙单车回到家,家里只有客厅一盏灯燃着微弱的光等着我。我蹑手蹑脚开门进了儿子卧室,在他床边站定,借窗外透进的微光默默打量他的睡态。儿子侧着身睡,很安静,连一丝鼻息都听不到,却总要顽皮地把一只脚撑出被子外。我怜惜地摸摸这只脚,轻轻将它挪进被子里。我知道,除了我,没人能保护好他,我肩上的责任,沉重于山。我的这些举动,儿子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他上学时我还没起床,于是他开门关门格外小心,但最后那细微的咔嚓一声我总还是听得到。”每次出差到外地,韦晓明总要给儿子寄明信片、寄书,叮嘱儿子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儿子很争气,考上北京一所著名理工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后不久,就被学校确定为硕博贯通培养博士生。今年5月,在国家“选拔一流学生,派往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三个“一流”原则下,品学兼优的儿子顺利通过了各种考试考核,获得国家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在儿子接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录取通知的同时,韦晓明也拿到了北京鲁迅文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须知,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的鲁迅文学院,是中国作家的黄埔军校,是作家心目中的神圣殿堂,当下中国文坛名流,如王安忆、蒋子龙、张抗抗、高洪波、叶辛、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周大新、何建明等,都曾在鲁院学习过。经广西作家协会推选进入鲁院的韦晓明,文学创作势必如虎添翼,广西文坛又一匹黑马,将要横空出世了。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衷心地期待!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