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互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德清县社会化拥军工作情况

2015-06-24 09:13:04来源:德清县双拥办
广大驻德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全县呈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齐奋斗的生动局面。

三、民间设奖,创新拥军载体

“志国拥军奖”、“益民报国奖”是德清热心拥军人士个人出资、自发设立的民间拥军奖项,分别用于奖励德清籍立功现役军人和考取军事院校的有志青年。到目前为止,“志国拥军奖”已颁发了八届,共有152名立功的德清籍现役军人获此殊荣,共发放奖金三万二千元;“益民报国奖”已颁发四届,共有60名考上军校的战士获奖,共发放奖金四万元。2013年我县民间热心拥军人士还设立了“飞颖好军嫂奖”、“建民复员退伍军人创业奖”等民间拥军奖项。在这些来自“草根”民间奖项的带动和影响下,德清——这块拥军的热土,民间拥军热情日益高涨,呈现出了全民拥军热潮,民间拥军组织不断兴起、壮大,如红太阳拥军腰鼓队、美都拥军出租车队、美珍拥军腰鼓队、“拥军十姐妹”等社会拥军组织,每逢重大节日都不忘走进军营,开展丰富多彩的慰问活动。2013年9月27日,我县民间设奖协会会长王彦方代表德清县社会拥军组织,参加了全国双拥办召开的社会化拥军工作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四、成立协会,强化组织拥军

通过对拥军典型的培育和拥军事迹的大力宣传,德清涌现出了一大批民间热心拥军人士,他们当中有民营企业家,有个体工商户,有退休工人,有退伍军人等等。他们热心拥军事业,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爱心篇章。为了把民间拥军人士的力量整合起来,持续不断拓展拥军空间,为拥军优属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德清县双拥办积极协调引导下,2013年11月22日,德清县民间热心拥军人士成立了德清县民间拥军协会。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罗平飞对德清县成立民间拥军协会专门发来贺电,并对德清县开创社会化拥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协会成立后,组织开展了慰问驻德部队官兵、举办军地联欢,看望重点优抚对象、现役军人家庭、以及慰问特困军属等一系列的拥军优属活动,全县社会化拥军活动势头进一步强劲,拥军热情进一步高涨。为进一步扩大拥军平台,2014年“八一”前夕,协会还跨省慰问了北海舰队潜舰二支队,送上了20台洗衣机和120床空调被。并与潜舰二支队327艇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将327艇的所有官兵都纳入了我县民间拥军奖项的奖励范围,分别奖励327艇荣立三等功官兵7名,提干、考取军官学校、士官学校的战士4名,奖励327艇好军嫂5名,共计奖金8000元。协会的拥军优属活动不仅受到了部队官兵和重点优抚对象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14年4月,德清县民间拥军协会秘书长钱立玲被评为2013年《中国双拥》年度人物——“社会拥军典范”,并出席了国家双拥办组织的宣传活动;德清县民间拥军协会会长杨宝庆应邀参加了首个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国防日”活动暨爱国拥军模范座谈会,并作为爱国拥军模范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发言。2015年1月15日,《中国双拥》杂志社专门赴我县采访社会化拥军工作经验。1月31日《解放军报》报道我县民间拥军设奖所取得的实效。2月10日《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刊登我县社会化拥军的做法。3月份,国家民政部《中国双拥》杂志第三期大篇幅专题宣传报道德清开创社会化拥军工作纪实。4月份《中国双拥》杂志第四期报道我县民营企业家拥军事迹。4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我县民间拥军协会会员蔡永法一生守护烈士陵园事迹。通过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打响了我县社会化拥军品牌。

德清县开创社会化拥军新格局,把全县民间的拥军力量拧成了一股绳,为众多热心拥军优属事业的人士构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今后也将更有力地推动德清拥军优属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