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清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社会化拥军工作,积极培育民间拥军典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与时俱进做好双拥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格局。广大驻德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全县呈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齐奋斗的生动局面,涌现了两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个人,2014年再次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为“浙江省双拥模范县”,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四连冠”。
主要做法:
一、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有着拥军光荣传统的德清大地,老百姓深深懂得,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要保持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德清民间拥军氛围非常浓厚,这其中最受人称赞、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便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钱立玲。自2001年以来钱立玲连续15年16次自费上西藏慰问德清籍战士1000余人次,还到过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福建等军营,行程35万多公里。为德清兵搭建军营和家乡沟通的桥梁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被德清籍战士亲切地称为“故乡指导员”。为宣传典型、树立榜样,让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加入到拥军行列中来,德清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拥军典型的培育。宣传部门积极通过各种新闻传媒,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旨在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不断强化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拥军意识。县双拥办、县电视台开设了“走近德清兵”栏目,全面报道德清籍战士在部队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为表彰她多年来的拥军事迹,县双拥办、县妇联授予钱立铃“拥军大姐”称号。2007年12月钱立玲被国家人事部、全国双拥办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在全省建国60周年英模代表会上,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亲切接见了钱立玲,并对她的拥军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以点带面,引领全民拥军
“点燃一盏灯、自亮一大片。”在拥军典型的熏染下,全县拥军优属的感人故事层出不穷,民间拥军呈现出“葡萄串”效应。2012年,新明辉公司的李小青得知钱立玲前往西藏看望德清籍战士,因工作忙,不能一同前往,就请钱立玲捎上2000元慰问金;市民黄卫平为西藏的德清兵捎上了24条裤子;50岁的徐燮荣夫妇都是残疾人,2003年来,徐燮荣每年都要在最冷和最热的时候上山,给驻德某部雷达连的官兵送上鲜活的水产品;因公三级残疾军人舒翔的妈妈胡爱英,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把自己亲手做的粽子、咸鸭蛋送到德清消防大队官兵的手中,虽然战士们换了好几茬,但是胡妈妈的拥军热情一点不减;70多岁退休教师蔡永法,义务守护革命烈士陵园40多年;朱建民、庞飞颖、童燕红等三位私营店主为每位驻德部队战士免费送生日蛋糕,让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军人感受到德清人民对他们的关爱;德清县浙盟灯饰武康店负责人王益民,他没有当过一天兵,但却有着浓浓的军营情结,一直憧憬军营生活,崇拜军人气节。多年来,他热心拥军,用各种方式去关心德清籍战士和驻德部队官兵,力所能及为困难军属排忧解难。2012年2月王益民被国家人事部、全国双拥办授于“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2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大会,我县钱立玲、王益民、杨宝庆等三位拥军人士出席了大会,更可喜的是杨宝庆当选为全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