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互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双拥创建谱写新篇

2015-06-24 09:09:29来源:德清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德清县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德清特色的社会化拥军新路子,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章。

德清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望上海,南接西子杭州,环抱莫干名胜,坐拥下渚列湖,延绵数公里的余英溪穿长而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名山之胜、茶竹之地、文化之邦”的美誉。县域面积936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县内有驻军单位6个,其中副师级单位1个、团级单位3个、连级单位2个。全县共有各类优抚对象2.8万余人,其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重点优抚对象2821人。近年来,德清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双拥工作,以争创双拥模范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军地融合、深度发展”的创建主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有效载体,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德清特色的社会化拥军新路子,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章。连续三次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涌现出了两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个人。现将近年来的双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双拥工作高效运转

近年来,德清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更新双拥工作理念,完善双拥保障机制,加大拥军优属力度,稳固构筑了党政军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越是太平盛世,越要居安思危;经济越是发展,双拥工作越要重视。”这是德清党政军领导在双拥创建中形成的共识。县委、县政府和驻军单位始终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列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部队建设的长远规划之中。每年,都要召开军地联席会议、议军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县人武部部长、政委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和驻德部队等32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成员。每逢班子换届、人事调整,及时调整充实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双拥工作,县双拥办的人员、办公地点、军地合署办公制度等得到落实。各乡镇都相应建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工作组织网络健全,乡镇、共建单位、驻地部队都有联络员,形成上下贯通、军地相连、权责明确的组织领导网络和服务网络,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个人,环环相扣。

2、强化考核,明确职责。各级党委、政府把双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写入党委、政府的工作报告,并且作为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大双拥工作的落实力度,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新局面,我县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双拥工作考核机制,使双拥工作在狠抓落实上,做到有据可依。同时,为了给双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证,各级政府不仅把双拥工作经费列入预算,还急事急办、特事特批。近年来,用于双拥工作方面的经费如为部队修缮营房、改善训练和生活条件、增加硬件设施、民兵训练经费以及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兑现等,总计9000余万元,为双拥工作创建优异成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注重宣传,加强教育,双拥氛围日益浓厚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我县充分认识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把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作为事关战略全局、事关实践科学发展、事关德清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大力营造全民拥军氛围。近年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重要内容,借助各种阵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既激发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又增进了广大军民在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在全县形成了热爱子弟兵、支持部队建设、积极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

1、创新方法,开展国防教育。我县以全民国防教育日为契机,以党校、学校、社区为阵地,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为载体,充分发挥共青团、民兵组织作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核心内容,把握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传统教育主要内容,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拥军自觉性。近年来,县委党校共对5300余人次党政干部进行了国防教育培训。并依托集民兵训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征兵体检站为一体的国防园,开展了党政干部“过军事日”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既了解了国防形势,又掌握了国防知识,也强化了国防观念。县教育局不断创新教育办法,丰富教育形式,国防意识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军训夏令营、军营体验日等国防教育活动。在征兵工作期间,社区、行政村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营造“国家利益至上”和“依法服兵役光荣”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开展富有特色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2、丰富内容,形成拥军风尚。近年来,我县从发扬军队革命传统、增进军民团结入手,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不断丰富双拥宣传内容,大力宣传革命功臣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宣传人民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支援地方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宣传革命残疾军人、烈士家属、退役军人在新形势下识大体、顾大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觉奉献的先进典型。在《浙江日报》、《湖州日报》两级党报、“国防天地”专栏和军队报刊、杂志上先后组织通讯员投稿320余篇。在《今日德清》开设双拥宣传专栏,发表新闻稿件210余篇。2013年,在全国双拥办组织的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活动中,我县广泛动员发动,认真组织军地力量撰写,共向全国双拥办投稿4篇,中国双拥网、国家民政部两新组织专栏对我县开创社会化拥军工作情况分别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开创社会化拥军工作的影响力。

3、强化硬件,营造浓厚氛围。近年来,我县投入60余万元,分别在104国道和09省道旁,设立了多块大型双拥广告牌,在城区主要街道增设了路牌双拥广告。在全县医院、车站、酒店、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均能看到“军人优先”窗口。各乡镇、县级机关有关部门也大力营造户外大型广告宣传氛围,在主要路口、主要窗口及公共场所增设双拥宣传橱窗和宣传标牌。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使部队和广大优抚对象有一种精神和感情上的支持,使他们感到军人无尚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