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4年128个拥军项目系统推进 为上海拥军注入新活力

2015-07-28 14:55:05来源:人民日报
崇明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群众积极开创新形势下拥军工作,有力推动了驻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跃升。

制度助力:为项目落实提供长期保障

  “看对战斗力建设有无贡献不能光凭感情维系,更要靠制度推动。”崇明县委书记马乐声对记者说,拥军支前不仅要看为部队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难题,更要看对战斗力建设有多少贡献。崇明拥军支前始终坚持这样一条准则:只要是提升战斗力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为激励驻军官兵,他们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机制,推进“四大工程”:关爱优抚对象的“幸福工程”、做好转业干部和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工作的“暖心工程”、复转士兵安置的“贴心工程”、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的“优质工程”。

  把解决部队困难当作自己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崇明县委县政府敢于为战斗力建设“开绿灯”、办实事、解难事。

  驻军部队多、驻训官兵多,崇明岛屿以生态建设为主,企事业单位少,就业难度大,但在复转军人安置上却走在上海前列。4年来,111名军人子女全部进入优质学校就读,59名军队转业干部全部安置为公务员,334名复员转业士官和47名随军配偶安置进事业单位。某部两名干部在执行军事任务中不幸牺牲,县委领导第一时间到烈士家中走访,并把烈士家属工作调整到城区事业编制岗位,解决后顾之忧。

  空军某部进岛后,为保障日常战备需要建设一条数十公里长的输油管线,沿途涉及3个镇、6个村、200多户居民搬迁,矛盾较多。县委县政府将其列为实事拥军项目后,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特事特办,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全部建设,使部队战备训练未受延误。

  崇明以东40余海里有一个面积仅0.088平方公里的小岛,名叫佘山岛,无水、无电、无居民,多雨、多雾、多风浪。然而,因其战备地位重要,这个巴掌大的礁盘上长年驻守着海军某部官兵。补给船10多天才能补给一次,若遇上风浪无法停靠,40多天也补给不上。去年6月,崇明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带着农技专家和文艺演出小分队上岛慰问官兵,农技专家现场传授种植适合海岛生长的蔬菜,讲解海水化淡水的应急方法,使小岛官兵实现了特殊天气条件下的自我应急供给。

  每到新春佳节,崇明社会各界还为伤残军人、烈士家属上门张贴新春对联,为困难优抚对象翻修房屋,四年累计发放优抚对象房屋翻修补助500多万元。

  瞄准双赢:把环保与强军有机统一起来

  崇明东滩3万公顷的滩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乐园,25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春秋两季,这里群鸟飞舞、天鹅游弋。

  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是飞机的天敌。前几年,空军某部在岛上新建成一座机场。得知这个消息,驻地一些群众难免担忧:飞机来了,鸟儿飞了,候鸟保护区这个旅游业的“金蛋”会不会被砸了?

  扛着“国家级生态县”的牌子,县委领导心里也在掂量:市委市政府对崇明的要求非常明确,宁可放弃GDP,也要建好生态岛,但军事战略需求更是“刚需”。

  这对矛盾是不是就成了解不开的“死结”?县委领导没有消极回避、矛盾上交,而是自觉站在优先满足军事战略需求的高度,拨动了“国防胜于一切”的大算盘。

  部队进驻没多久,崇明县委县政府联合县农委、县公安局等19家单位反复研究,出台了《崇明军事战备净空保护制度》等多项法规性文件,为驻军部队正常战备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打赢支持。

  既帮部队胜战解决难题,又为富民强县聚力。该县各乡镇都成立国防工事保护小组,常年对390个国防工事进行优质保养维护;海上救护、水上运输、舰船维修、海上侦察等6支海上民兵分队,经常与驻军部队进行常态化联演联训,民兵分队支前保障能力逐年攀升;驻军官兵也努力当好播绿使者、爱心使者、守卫使者、服务使者、形象使者,与崇明人民同创绿色文明,18处“同心林”构筑起生态宝岛。

  驻崇某旅政委倪明感慨:“崇明服务部队细致入微,我们练兵打仗必须心无旁骛。只有练好胜战本领,才能不辱强军使命、不负人民重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崇明岛上90%的驻军部队都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冯春梅)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