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4年128个拥军项目系统推进 为上海拥军注入新活力

2015-07-28 14:55:05来源:人民日报
崇明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群众积极开创新形势下拥军工作,有力推动了驻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跃升。

\

军民一家,其乐融融。吴永长摄

“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吗?”

  烈日炎炎,崇明县民政局局长宫建琴又一次来到了上海警备区驻崇富民农副业基地,蔬菜大棚里,西红柿、黄瓜正长势喜人。

  “宫大姐,谢谢你们和农委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基地管理员紧紧握住宫建琴的手。

  “我们是一家人。”

  驻崇富民农副业基地是上海警备区官兵的“菜篮子”。崇明县每年优先安排农科项目进基地,先后帮助该基地建成1.5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大型沼气工程,把基地4000亩水稻种植面积纳入地方机插社会化保障体系,大大提升了基地整体保障能力。

  近年来,被誉为“长江门户”的上海崇明岛,因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部队迁址上岛、执勤驻训。崇明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群众积极开创新形势下拥军工作,有力推动了驻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跃升。该县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6次被评为上海市双拥模范县,10多项支前工作经验被上海市推广转发。

  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为崇明县的拥军增添强劲动力,也为全上海的拥军注入新活力。

  项目带动:让拥军事业有了新支点

  打开《2015年崇明县实事拥军项目推进表》,32个拥军项目清晰列明,每个项目均注明了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和牵头部门。

  “今年的拥军项目都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着,有了这张推进表,各部门落实双拥工作就有了计划,心里更有底。”崇明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永峰告诉记者。

  “以往拥军工作往往集中在‘八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一窝蜂’式推进的效果往往不佳。另一方面,由于和部队缺乏双向沟通,不掌握部队的具体需求,拥军的针对性不强,和部队具体工作的结合度可能不高。”马永峰介绍,崇明县从2011年开始探索“项目化拥军”新模式,对接部队实际需求,为部队战备训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每年制定拥军项目之前,县委主要领导都会带队走访驻崇部队,多层次召开军政座谈会,凝聚各方智慧,制定实施细则。2011年至2014年,每年拥军项目全部完成。

  今年的推进表分为县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双拥宣传项目、军地文化互动项目和实事拥军四大块,项目完成后相关部门要向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拥军项目的完成情况和经济指标等一起纳入了机关干部的考核,和奖金、评优等挂钩,确保了双拥工作落实有力。

  记者看到,推进表中记录着:为73681部队549分队果园建设提供土地和树苗、为61161部队建设河道两侧长680米的“屏障林带”,5月份完成;各乡镇制作两块以上室外大型公益广告牌宣传双拥、县文化馆编排一台以“双拥文化进军营”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年底前完成……

  前不久,走访驻军某部时,县委领导得知该部海边执勤点方圆数公里没有居民,官兵一直饮用地下水。县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将该执勤点自来水工程列入今年拥军督办项目,整体工程正在抓紧推进。

  驻军某部政委邬清基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急需在部队附近开辟一块近300亩的开阔地用于训练,但该部驻地是崇明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政府会不会同意?老百姓会不会有意见?正在部队领导犯难时,县委、县政府把这件事作为实事拥军项目推进,不到半年就办完全部审批手续,还通过几番宣传动员争取到了驻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顺利地主动做好通路、通水、通电等“九通一平”,切实为部队解决了训练难题。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