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地共谱和谐曲 双拥花开暨阳城
——江苏边防总队江阴边检站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纪实
法制网讯(朱振鑫 朱康 陈剑)江苏省江阴市地处长江咽喉,是一座现代化滨江港口花园城市,有着辉煌的拥军历史和传统,曾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六次蝉联省双拥模范城(县)。在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支部队:江苏公安边防总队江阴边检站,他们多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着爱民固边战略,不仅成功探索了警地融合式发展新路子,更成了江阴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
信心培育竞争力,外贸企业家惊讶:“真没想到!”
“我们三房巷码头从2013年3月开始筹建,原本以为只有码头全部竣工才能运营,没想到边检站在了解情况后,在码头初步建成就第一时间进驻。码头的建设步伐如此快,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多亏了边检官兵啊!” 4月17日,江阴市海伦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惠良告诉记者,按照常理,码头没有完全建好,边检部门完全有理由不让他们对外营业。为了支持企业对外运营,这个站克服困难,专门在公司设立了警务区,官兵们就在简易哨亭里执勤。
“待码头完全建好,我们一年产值要超过3亿元。没有边检的支持,我们怎么可能能有这么快的发展。”谈起企业的经营业绩,卞惠良对这个站官兵充满了感激之情。为帮助码头早日正常运行,这个站主动靠前服务,抽调精干警力确保口岸安全的稳定,同时积极联合各口岸单位多次到码头进行现场办公,在人员培训、设备安装、安全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专业指导和协调工作,有效保证了码头提前通过对外开放验收。
这个站站长陈智敏告诉记者:“三房巷码头只是江阴外向型企业的一个缩影,作为服务江阴经济建设的‘边防铁军’,我们江阴边检站主动克服警力不足等困难,通过深化勤务改革、推进科技强警、优化警力部署等跟进措施,制订了严密的《重大勤务事项管理办法》,从亦步亦趋紧跟地方发展,到超前谋划边检服务工作,积极为响应江阴‘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阴’建设动员令做贡献。”
一组数据反映了江阴边检站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辉煌业绩: 2015 年江阴港货物吞吐量约1.2忆吨,比 1992年开放初期增长了近30倍,外贸吞吐量增长了 150倍。而这个站年人均执勤任务量增长了25倍,年投入一线执勤时间增长了 129倍。 正是这个站在口岸外贸吞吐量剧增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快速做好边检手续,使原来耗时、繁琐的通关手续变得快速、便捷,为口岸经济发展提速增效注入活力。
诚心铸就软实力,市委书记批示:“感谢你们!”
“黄山01,黄山02呼叫,苏南国际码头3号泊位发生紧急情况,请求增援!”3月25日,这个站苏南国际码头边检勤务室值班检查员邹卫林,收到一线巡逻监护人员的求援信号后,向站指挥中心报告,立即启动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边检协管员、执勤战士迅速赶赴事发现场,按照预案进行警戒监护、现场处置,一场拟在保障“蛟龙”号在港安全的模拟演练如期进行。
近年来,这个站先后承担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舟系列飞船海上测控船舶出入境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勤务边防执勤工作。为适应重大勤务安保的需要,这个站建立了包括反劫船、反闯关、反偷渡、反走私、急难救助等23套预案在内的应急预案库,组建了以指挥中心为核心,以科队联勤办、巡查执法服务队和监护中队为一线分队的精锐应急处突力量,并定期开展战术研讨、实兵拉练、观摩交流,将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为切实保证口岸的安全稳定,这个站还先后争取700余万元,建成了覆盖20座开放码头37个泊位的23个监控室和122个视频监控点。今年初这个站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筹款200余万元,在开放泊位以外的长江岸线上新增高倍监控摄像头20个,实现了长江江阴港水域岸线的监控全覆盖,为整个口岸区域撒下了一张平安大网。“口岸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咱们的‘千里眼’!”这个站官兵自豪地说。
“港口要发展,边检怎么办?” 这个站官兵在保障出入境船舶和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在为江阴的发展思索着。今年3月,一份新常态下口岸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和一份爱民固边模范港区建设方案,摆在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和市长沈建的案头。让市委市政府领导动容的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官兵,视驻地为故乡,为振兴江阴口岸经济建设、维护口岸安全稳定勇担重任。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专门批示:“江阴边检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和大局,积极履行职能,在保障驻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警地共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衷心谢谢你们!”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