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关于我父亲的任何档案都查不到了!”2015年9月5日,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一家如家酒店里,说到动情处,71岁的湖北省公安县人许先立老泪纵横,“我父亲是武汉市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五期学员,抗战期间曾经被调到前线指挥部,担任上校参谋,多次负伤。”
让后人或者历史能够记住父亲,是许先立老先生的一块心病。他现在最大的爱好是,在家中练练毛笔字,那是父亲许时雍从小对他的教诲,或许这也是纪念父亲的最好方式。
忆抗战往事,抒家国情怀。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许先立再也坐不住了,他想出来走走。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年代里,他的父亲许时雍履行了一个中国人和军人的职责。
越来越多的抗战老兵被社会各界重视起来
读书人家
“爷爷,你究竟有什么的诉求?”陪同许先立的孙子文强不断地询问爷爷,这个懂事的孩子很难理解太爷那段炮火连天的历史。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听听爷爷的唠叨,陪伴爷爷去几个地方。在北京的几天时间里,爷孙俩一起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国民党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等地方。
“受勋不可能,那是对还健在将士的嘉奖,何况还有级别限定。”几番沟通后,文强向记者转述进展。
许先立压根儿也没想到过受勋之事,他只是想,父亲,一个朴实的书生,一个以身许国的战士,一个最后归耕田园的农民,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有一些文字记载,供后人祭奠。
许时雍出生于1908年,这一年,清朝的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病死。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即位,改年号为宣统。
许时雍出生地是公安县狮子口镇谷昇寺。公安县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早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即建孱陵县(公安县的前身)。至209年,刘备领荆州牧,扎营油江口,改孱陵为公安县,图谋霸业,公安县名始于这时。
公安县历来多产读书人。车胤囊萤映雪、明代文学史上“公安三袁”等等,举不胜举。许时雍当年在公安县唯一的一所公办小学里,每次考试均为第一名,十二岁从小学毕业,十七岁时毕业于武汉市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是第五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