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聆听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90岁抗战老兵张英才心潮起伏——
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
1950年9月,张英才在参加全国英模表彰大会时留影。张英才提供
老兵档案
张英才,1925年出生于山西万荣,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百团大战、浮翼战役、上党战役。抗战中历任宣传队员、战士、收发员、副指导员、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3年离休。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来之不易,‘三个必胜’真理是从血与火历史中得来的。”在第13集团军干休所,90岁的抗战老兵张英才与记者谈起聆听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感受时激动地说。
胜利的喜悦犹在昨日,心头的狼烟从未熄灭。从太行到太岳,从残酷的华北前线反扫荡到反顽作战……张英才从14岁的少年郎,成长为一名作战勇敢的钢铁战士。谈起抗日岁月的亲身经历,这位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老人依然热血沸腾。
国难当头,血性男儿无不挺身而出
“如果不参加八路军,很可能早就被日寇杀害了。”
回忆抗战经历,张英才对日寇的憎恨刻骨铭心:“运城老家的乡里乡亲,鼎新学校的多年同窗,有很多人被日本鬼子杀害!”
1938年3月,临汾、运城相继沦陷,战火烧到了张英才的家乡。年仅14岁的他亲眼目睹日寇的罪行。他说:“日本鬼子发了疯地把成村成庄的房屋烧成废墟,还把抓到的百姓当刺杀靶子,一个一个地用刺刀捅死。”
一次,日本鬼子在沁源县“扫荡”,把无辜群众都赶到窑洞或房屋里,封死窗户活活烧死。部队去的时候,窑洞里堆满了尸体,时任115师独立支队学员的张英才和战友们将100多具尸体一具一具往外抬,现场惨不忍睹。
“日本鬼子完全是灭绝人性的野兽,杀人如割草。”张英才顿了顿,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他说,在太岳第三分区时,二哥张守财告诉他许多村庄遭日本鬼子血洗,变成了“无人村”。
参军前,张英才记忆最深的是在学校时的一次辩论,教员董嘉木出题:“抗日战争是中国胜,还是日本胜?”出于对日本人的仇恨,同学们竟然谁也不愿意当反方辩手。
当时,董教员趁机讲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论持久战》的要点,学生们群情激昂,真切体会到国难当头,只有拿起武器与日寇拼个高低,才能找到生路。
“临行那天,母亲早早地起来为我煮了20几个鸡蛋,她一边煮,一边掉泪。”1939年7月,张英才和17名同学前往15公里外的稷王山,参加了115师陈士渠领导的独立大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