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记者 邱玥 文/图
8月26日,记者来到抚州市第五医院内科405病房8床旁,87岁的抗战老兵舒仕功让儿子扶着他坐了起来,虽然身上依然有着病痛,但回忆起抗战那段岁月,老人的脸上一下子充满了神采。
舒仕功穿上军装,庄重地行军礼。
那是一段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岁月,也是他生命中最引以为傲的时光。
1928年,舒仕功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大地,“日寇在中国大地烧、杀、抢,无恶不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责任。”1944年,舒仕功如愿成为八路军游击队第10纵队5中队的一名战士。
“当时的环境十分艰苦。”舒仕功回忆,一条裤子一年四季穿,冬天到了,就在外衣上再套一件棉衣;吃饭时没有筷子,就拿高粱秆当筷子;每个人只有一支装有3发子弹的步枪、4个手榴弹,只有在有把握打到日本鬼子时才开枪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