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老兵16岁加入新四军还没枪高 照样扛枪向前(图)

2015-07-27 13:56:26来源:广州日报

\

杨玉珍老人

\

年轻时的杨玉珍

日寇侵略时 她借外出挑水逃出魔爪

杨玉珍是江苏宿迁人。抗日战争前,家中做的是烟丝生意,也算当地的大户人家。1939年,日寇入侵中国内陆,当时宿迁的很多乡镇都被日军占领。杨玉珍说,自从宿迁被日军占领后,村庄几乎被日机炸毁,家道中落,只能靠着父亲到附近村庄帮人绘年画为生,生活困苦。

杨玉珍所居住的宿迁县大兴集成为当时日寇与国共两党拉锯的灰色地带。日本侵略者每到一条村庄,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杨玉珍说,当时的年轻女子都把自己抹得灰头土脸,只怕被日本人看见。“被日本人看到就完了,村中不少妇女都是被日军强奸后上吊自杀。”回忆起这段往事,杨玉珍一脸愤恨。

有一次,杨玉珍一家也不幸被抓。当时日军扫荡,鬼子把村庄的四个出口全部封死,他们全家一个也没逃出去,全被鬼子抓住。当时,年幼的杨玉珍坐在角落,眼睛不敢抬起,但她心想,一定要趁机逃出去。傍晚时分机会终于来了,鬼子让杨玉珍和叔叔、妹妹一起到村外挑水。就这样,叔侄三人挑着水桶往村外走。杨玉珍说,当时心里紧张极了,生怕露出马脚,谁都不敢说话,也不敢走得太快。直到走出村庄,三人才回过神来,赶忙把水桶一丢,飞奔向附近的村庄逃命。

花季少女 投身革命成战地卫生员

1940年9月,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后,先后辖泗阳、淮阴、涟水、灌云、沭阳、泗沭、宿迁、潼阳、运河特区等县级政权,随着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立,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抗日运动更加深入人心。1942年,共产党在宿迁、泗阳两县城之间沿运河两侧狭长地带建立了运河特区。

杨玉珍说,当时父亲往来的都是进步人士,她年纪很小时已经经常接触这些人。当时,在大兴集还成立了“抗日文艺演唱队”,经常排演宣传抗日战争的表演唱、大联唱、大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从这时起,正值花季的杨玉珍有了参加革命的打算。“只有打走鬼子,才能活得下去,”说起为何会加入革命,杨玉珍说得很朴实,“只是为了找口饭吃,现在家都没有了,怎么能不反抗?”最初,她加入了抗日团体青年抗日救国会。1943年,还没满16岁的杨玉珍带着13岁的弟弟和10岁的妹妹,打算一同参军,加入抗日队伍。“当时我和弟弟入伍了,但妹妹因为年纪太小被劝了回家。

参军后,杨玉珍先后在运河特区总队、宿迁警卫团、新四军三师十旅兼淮海军分区文工队和休养所、淮海新十旅二十八团卫生队工作。杨玉珍说,当时缺医少药,无法办成医院,只能办休养所,在休养所当卫生员时,她负责为伤兵洗纱布、换药等,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只能用简单的治疗方法。当时,有战士因为小腿中枪送院,由于药物不足,战士不幸感染破伤风而不幸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