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0日电 昔者仓颉造字,文字的出现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传承。《六个核桃·最强大脑》再现古人造字之美,继人机大战之后推出又一项高科技挑战项目——仓颉造字。
该项目历时半年测试,最终将MR技术(混合现实技术,AR技术与VR技术的结合体)与汉字完美结合,呈现在了大脑舞台上,也一度难倒了“迷宫行者”鲍橒和“山哥”于湛两位大神。
择日再战,期待值依旧满点
鲍橒与于湛,前者是《最强大脑》第二季独一无二的满分获得者,盲眼走出被誉为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蜂巢迷宫”;后者所挑战的“一眼辨山”难度分达到满分15分,仅凭几张照片就成功在等高线图上找出拍摄地点及方位。两位空间推理大神强强对撞,可谓火花十足。
而等待两位大神的项目“仓颉造字”,来头也不小,不仅深度考察选手的空间推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更要用到VR眼镜等高科技设备,是中国电视史上首次有关MR技术的深度直播。
嘉宾从1000个汉字中随机选择一个汉字,该汉字笔画从3D角度随机拆分,于湛和鲍橒要从除正视以外的视角观察被拆分的笔画,在三维空间内进行推理和运算,最后合成这个字。
汉字的3D拼接,不仅玩法新颖,且难度极高。首战所拆分的“良”字,本身虽笔画不多,但是经过拆分,杂乱无章的小笔画再次3维旋转后,根本就是一团乱麻,根本让人无从下手。
汉字遇上高科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除去两位大神的强强对决,“仓颉造字”项目本身也是看点十足。在经历了皮影戏、油纸伞和提线木偶等非遗文化的熏陶后,《最强大脑》这次将看点放在了历史悠久的汉字上。而相较于前者只是将技艺搬上舞台进行推广,后者却是试图用最前沿的技术展现最古老的中华文明,可谓是一次难得的创举。
连《最强大脑》“四季元老”,看了多项逆天挑战项目的陶晶莹,这次都不由感慨:“《最强大脑》栏目组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就算是在21世纪有这么先进的科技,他们还是没有忘记中国文化。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运用现代最新的科技做这样的一个结合,是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国文化是值得学习的。”
事实上,《最强大脑》节目组在力求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一直尝试结合传统文化,试图挖掘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新生命”,以打造有文化、有内涵、有技术的高品质节目。节目组不仅仅满足于推广一项项濒临失传技艺,更想在大家司空见惯的文化中玩出新花样,实现挑战难度、科技与文化的三重交融。
仓颉庙,出彩的白水红色文化
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史官乡,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仓颉庙北屏黄龙山,南临洛河水,占地17亩,创建年代不详,据《仓颉庙碑》记载,汉延熹五年(162年)已颇具规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白水仓颉庙是中国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同类遗迹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唯一兼有红色文化的单位,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就位于仓颉庙内
白水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产生十分重要影响的四圣(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医陶圣祖雷祥,纸圣蔡伦)或出自于白水,或在白水造出了第一张纸,均在华夏文明史大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黄静 訾宝茵 通讯员:赵彬 张维)
[责任编辑 辛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