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秦振)“省政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许多中小企业对相关政策了解甚少,相关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11月22日,在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说到。
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有成绩有不足 科研投入有待提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10日-14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陕西省政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出台了《陕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和《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等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但朱静芝认为,在具体落实中仍旧存在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中试环节是短板、企业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校企合作目标有偏、军民科技融合不足、科技人才政策有待调整、科技研发投入有待提高等问题。
需修订《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优先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技术
针对出现的问题,朱静芝代表检查组建议应该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宣传解读新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和政策。尽快修订《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适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尽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行动方案,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另外,应重点研究并建立比较系统的促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科技与金融结合、校企成果转化合作、成果转化中试、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等方面政策体系,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新问题。
“下一步,还应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完善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朱静芝说到。
朱静芝认为,还应该高度重视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优先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的在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