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22日讯:今日上午,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暨研学旅行在中国西安现场会于西安市陕西宾馆大礼堂隆重召开。
据悉,此次论坛由西安市教育局和国内知名游学教育机构、新三板挂牌企业世纪明德牵头举办,并联合研学旅行主管部门、研学旅行示范实验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及国内优质中小学共同发起,涉及行业教育系统、研学旅行行业、景区以及基地等。
会议以“研学旅行在中国——新教育·新生态”为核心议题,以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现场观摩三种形式展开,从研学风向、研学推广、研学实践、研学理论四大模块着眼,与现场来自国内教育一线的千余名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积极探讨,分享西安开展研学旅行的经验,共话研学旅行与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聚智汇力。
新理念:研学旅行为核心素养落地的主要途径之一
今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定义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研学旅行凭借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的有机统一,成为落实核心素养育人体系的重要方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方式。它是大势所趋。研学旅行发展起来,一定需要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这就是它的未来的趋势和特点。
新手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
作为国际夏令营协会(ICF)大陆地区首个会员单位,研学旅行的代表机构世纪明德以“为3-18岁青少年提供社会能力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为使命,自2002年至今已成功为国内外近万所中小学师生提供了研学旅行和夏冬令营服务;同时联合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主体积极发起“研学旅行在中国”活动,全面助推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实施。
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田征在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暨研学旅行在中国西安现场会表示,西安是教育部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三年多来,我们有1000多所学校参与了这项活动,60万学生参加了这样的活动。现在西安做法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研学旅行改革工作的一种实践,也基本建起了工作的运行机制。我们把学生的研学旅行已经作为一个考试科目,完全纳入到中考招生的录取总分。
新模式:立足“西安模式”探讨发展
研学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学的载体。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为青少年搭建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为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交流交往的平台,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西安市旅游局副局长余亚军指出,研学旅行在中国西安现场会立足“西安模式”梳理西安研学旅行推介历程,从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到鼓励差异化发展,通过“现场会”这一新模式,深入讲述这一业态在当下的机遇与挑战。
据悉,首届研学旅行在中国现场会包括《研学中读万卷书,旅行中走万里路》、《旅游行业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浅谈研学旅行的社会性与公益性》、《开展研学旅行,回归教育本真,努力提升教育水平》、《浅谈研学旅行的服务接待工作》等精彩报告,并将从“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理性思考”、“研学旅行服务接待工作的实践探索”两大主题深入探讨研究;同时将实地观摩兵器工业部 051 基地、西安汉城湖景区、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雅森教育体验基地、张裕瑞那葡萄基地等,重走长征路,探寻民族工业发展,探索神奇大自然,感悟民俗民风,传承中国文化之精髓。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首部反映陕西研学旅行的教育题材电影《爱我吧,长安》于现场举行新闻发布会,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陕西教育者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影片形式特别融入富有陕西特色的风土人情,向观众展示陕西全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读懂千年。”西安作为全国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研究挖掘西安独有的历史传统文化优势,在省内打造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爱国主义、航天科技、寻根祭祖等多类精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同时布局省外研学路线,以“校校组织、班班参与、人人体验”为目标,而且今年将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
新标准:相应标准呼之欲出
目前,国内、国际研学旅行尚未出台完整的标准,国家旅游局承担的研学旅游标准工作已经开始实质性推进。国家旅游局监管司标准化处处长李明星处长表示“随着相关标准的出台,对行业的规范作用、指导作用将不可小觑,同时,相应标准也会引导行业从诞生初期就会沿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全国中小学来说在开展研学旅行时也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可选。”据悉,目前世纪明德正在承担《出境研学旅游标准》的起草工作。
(记者 王玮 文稳翔 图 雷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