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呜咽学子悲泣寒风,巨星陨落文坛痛失泰斗。2月5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享誉海内外的唐诗研究一代宗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教育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名誉院长霍松林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殡仪馆举行。
2月1日12时50分,霍松林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7岁。霍松林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正永和省委常委刘小燕、张广智、梁桂、王永康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霍松林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亲属表示诚挚问候。副省长庄长兴参加遗体告别仪式,送别霍老最后一程。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全国近百所学校敬献了花圈花篮。
霍松林1921年9月生于甘肃天水霍家川,幼承家学,有“神童”之誉。于右任曾称其为“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194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赴陕执教至今。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学术评审局专家顾问,陕西诗词学会会长等职。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中国作协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获颁“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奖牌。2008年获“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和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09年被评为陕西首届社科名家。2010年获陕西“十二五”科学发展思想驱动奖。主要论著有《文艺学概论》《诗的形象及其他》《文艺学简论》等30余种,出版《霍松林选集》(十卷本)600余万字;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1988年)》(6卷)、《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等50多种。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生涯中,霍松林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坚持不懈,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其大量唐宋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专著被认为该领域内的“开山之作”。 (记者 高山)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