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做好限行20%准备
2017-01-23 10:14:09   来源:人民网

1月23日至24日,受南部暖湿气流影响,西安地面风速减小,伴有逆温现象出现,大气扩散条件逐步转差,空气质量以重度污染为主。

1月23日至24日,受南部暖湿气流影响,西安地面风速减小,伴有逆温现象出现,大气扩散条件逐步转差,空气质量以重度污染为主。22日下午18时,西安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要求交警部门做好限行20%准备。

按照《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规定,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决定于1月22日18时,发布西安市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并将适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各相关成员单位在执行蓝色预警行动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工作。环保部门通知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做好工业锅炉使用优质燃煤的准备。公安部门做好全市范围内限行20%以上机动车(特种车辆除外)准备(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不限行),做好三环路(含三环)范围内黄标车、三轮汽车、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行准备。

建设、城市管理、市政、交通、水务、轨道交通、棚户区改造管理部门通知除抢修抢险和特殊需要外的建设施工单位,做好停工准备。城市管理部门及时组织开展城市大冲洗活动;加强焚烧冒黑烟及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检查力度;通知涉土作业工地、拆迁工地、建筑垃圾消纳场做好停工准备。

商务部门增加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使用情况检查频次;通知煤炭交易市场做好停止露天筛选作业准备。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雪)作业准备。交通运输部门加强汽修企业检查;联合市地铁办共同做好增加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准备,向社会公布运力调整情况。

【拓展阅读】

西安年前天气晴好 雾霾很可能卷土重来

22日是“四九”的第6天了,农历腊月二十五,过年真的是进入倒计时了。年前这些天,我省的天气以晴好为主,22日的空气质量已经不如21日,如果天气持续静稳,那么雾霾很可能卷土重来。

离过年没有几天了,天气似乎没有想像的那么冷,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这些字眼并不适用于今年“三九”以来的天气。监测显示,22日早晨最低气温:陕北大部-17~-10℃,最低神木-16.9℃;关中大部-10~-3℃,西安城区-4.4℃;陕南大部-5~1℃。

22日早晨西安出现了今冬以来的最低气温-4.4℃,但到了下午15时许,最高气温接近10℃,感到一点暖意。这说明西安最近的温差还是挺大的,大家早上出门还是要多穿点。

年前这几天天气如何?

气象专家说,大气环流决定了1月最后几天是干旱少雨的形势,榆林延安地区春节之前几乎没有降水,快到春节时有吹风降温天气,28-29日有小雪,关中陕南只有等到28-29日有微弱的雨雪天气过程,这种状况与往年同期相比,降水属于偏少,气温相对较高。

预计23日24日两天陕北关中天气晴好,陕南云量增多,部分地方有小雨。预计西安地区23日多云,早晚寒冷,午后暖和,大家根据天气情况着装。记者 毛蜜娜(据华商网)

陕西发布"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倡议 专家解读雾霾防治

1月20号,省政府新闻办在西安举行“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环保、气象、卫生等相关资深专家,解读回答治污降霾热点关注问题。今天的节目,我们带您一同到现场来了解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主持。据介绍,入冬以来,陕西省关中地区接连出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数次启动。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今年1月12日,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门主持召开全省治污降霾工作会议,要求“科学施策突出重点,铁腕推进治污降霾”;省长胡和平在今年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指出要“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委宣传部联合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六家单位向全省人民发出“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倡议。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1.使用清洁能源。2.不买过度包装商品,不用一次性用品,不乱扔垃圾。3.不进行露天烧烤,不私自焚烧垃圾、秸秆、杂物。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绿色低碳出行。5.不开黄标车,不购买高排量车。6.自觉遏制扬尘。7.不燃放烟花爆竹。8.植树养花种草。9.戒烟,健身,科学抗霾。10.抵制、举报污染环境行为。”

发布会上,相关专家就陕西省雾霾成因、治理措施及如何减少雾霾对人体造成伤害等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张院长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我想请您帮我们解读一下影响陕西省环境质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两年关中地区雾霾的起因到底有哪些?”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文:“就大气污染原因来说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是污染排放,尤其是关中地区不足30%的面积承载了60%以上的人口和60%以上的工业产值,污染负荷强度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另外一方面,我们独特的地理环境,关中属于盆地,也造成了空气流动不畅,扩散条件不好,再加上最近几年大气环流和气侯变暖的影响,使我们的静稳天气不断的增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想问一下疾控方面的专家,大家都知道雾霾对人体影响很大,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能将雾霾的影响降到最低?”

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峰:“雾霾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咳嗽、胸痛、咽喉痛、头疼、呕吐等。雾霾天气压比较低,人容易产生烦躁感;此外,长期刺激作用导致的眼和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等等。”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金发光:“雾霾对人体损害主要是霾粒子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霾粒子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这些比较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可以进入我们呼吸道里面,它主要是对我们呼吸道的损害。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防霾降污,防霾降污可以保护我们身体。”

中国网记者:“我是中国网的记者,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治霾力度,但是雾霾依然严重,原因是什么?”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张振文:“一是这几年加大了对大中型企业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但是,中小型以下的企业,尤其是散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这些耗煤量在增加。第二方面是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增加的汽车比淘汰的汽车多。第三方面,在重污染天气的时候,雾霾在几个城市共同出现,这时候联防联控措施很重要。另一方面,我们科技支撑的力度仍然不够,我们对污染源清单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大型的污染源有了,散在的污染源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对燃煤和工地扬尘污染物我们关注到了,但是对工业企业排放有机挥发性气体,以及汽车尾气的治理关注不够,雾霾形成的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治霾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的措施必须要加强,通过这些方面联合的采取措施以后,我们想我们的雾霾治理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陕西日报记者:“我是陕西日报记者,我了解2014年我们省对雾霾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有一个监测工程,两年的监测能不能简要的给我们做一个介绍?”

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峰:“这个项目是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全国一共有30个省60个城市参与了这个项目,咱们西安市是莲湖区和雁塔区被纳入其中,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末数据显示雾霾的危害成分相比2013年监测结果下降的幅度较大,门诊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马战平教授,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侯建忠还分别从个人防护、气候、气象对雾霾天形成因素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马战平:“中医认为雾霾是一种外邪。首先,应尽量避免过度暴露于邪气之中。其次,中医治疗外邪的主要原则是驱邪外出,排除病邪对人体的侵犯干扰和对正气的损伤,从而保存正气,促进机体的恢复。”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侯建忠:“气象方面仍然对雾霾天气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气候气象和关中盆地地形条件来讲,对雾霾扩散是不利的。冬半年陕西省关中盆地受地形影响,大气多处于静稳状态,边界层高度偏低,不利雾霾扩散。”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文:“雾霾形成的机理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治霾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应急控制对策,由各个城市之间的联防联控措施必须要加强,通过这些方面联合采取措施以后,我想我们的治霾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治污降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民生工程和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手段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因此,我们希望大家都能从我做起,人人动手,共同努力,治污防霾。(据《今日点击》)(记者 鄢山宇)

[责任编辑 文稳翔]

相关热词搜索:西安 黄色 天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