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抢话筒热议雾霾治理 建议西安供暖地热代煤
2017-01-18 10:10:39   来源:人民网

热议雾霾治理问题时,委员们争着发言甚至不惜抢话筒,主持人开玩笑说:“差一点让我主持失控”。

热议雾霾治理问题时,委员们争着发言甚至不惜抢话筒,主持人开玩笑说:“差一点让我主持失控”。

朱鸿委员:

建议国家设“雾霾防治委员会”

昨日上午9时,省政协专题联组讨论“着力破解生态不优的问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小燕,副省长张道宏,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省政协副主席张社年主持会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抢先发言。他说,雾霾不是一省一市的问题,建议国家环保部下设雾霾防治委员会,并赋予其防治和处罚的权力。“陕西的雾霾,谁知道源头在哪里?只有统筹才能解决。当然,在机制建立之前,也可以大有作为。”他认为,雾霾治理既要封源又要通风,通风就要在城市规划上做文章。而工业区的布局选址,也要考虑西安冬天常刮西北风的情况。

马致远委员:

冬季燃煤供暖是雾霾治理的顽疾

由于大家都抢着发言,想发言就必须得“抢”话筒。研究雾霾治理的专家——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女教授马致远被主持人点名后,才得到了发言的机会。

马致远教授分析了当前雾霾的成因,“最近这次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为时11天,是五年来之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公众恐慌,对社会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陕西永远都是紧跟京津地区,像一个红色的小尾巴。那么,我们的雾霾治理是怎么样呢?实话实说,应该是卓有成效的。从2013年到2015年,PM10和PM2.5的值是连续下滑的。但2016年到今天,老天真的是不帮忙。今年是罕见的气候出现,冬季温度高,去年在这里开会是零下12℃,今年是零下2℃。”她介绍,地形、地貌造成的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楼林挡风,以及气候因素等都是导致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关中的雾霾是“自产自销”,大部分是西北地区“自产”的。“冬季雾霾产生的原因,毫无疑问是燃煤”。她提出,城市群应该联防联控。“雾霾可治吗?可治!比如北京‘APEC蓝’。”

马致远说,当前雾霾治理进入了攻坚阶段,而冬季燃煤供暖是雾霾治理的顽疾。而地热取代燃煤是非常好的一个措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仅没有污染,成本也不高。“陕西地热资源丰富,让别的地方艳羡。河北等地已开始试点,咸阳已经开始用地热供暖。咸阳能做,西安也能做,但西安地热供暖几乎是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到‘以热代煤’,我感到非常高兴。”

陈晓莉委员:

建议出台条例规范公众行为

西安财经学院教授陈晓莉委员呼吁,要打破唯GDP论调,改变“要GDP,不要青山绿水”的做法。自媒体上关于雾霾的自嘲、抱怨比较多,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反思。治理雾霾,没有公民参与是不行的,要有参与的渠道。她建议,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尽快出台《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条例对公众行为进行规范,还要探索建立文明行为记录档案,鼓励文明行为,以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西安市民文明行为成为常态。

周怀忠委员:

雾霾天气深入影响改变市民生活

华商传媒集团董事长、华商报社社长周怀忠发言说,客观地讲,刚刚过去的2016年,从我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部超额完成,到“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获批;从全省生态红线的划定,到陕西环境保护督察巡查试点启动;从年初《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到年底《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可以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陕西的进程中,恢复生态和谐、建设美丽家园,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追求。过去一年来,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省面临的生态问题依然很严重。今年冬天和以往的不同在于,雾霾天气已经深入影响、改变了市民生活。这一点体现在三个史无前例:一是西安史无前例的对车辆开始限行,第二个史无前例是从2016年12月19日到21日,西安中小学、幼儿园首次因为雾霾停课三天。元旦后的1月3日到5日,又停课三天。第三个史无前例是,入冬以来,在各类口罩和空气净化器销量直线上升的同时,西安开始有人卖空气。这类“新鲜事物”的出现,背后其实饱含着人民群众对呼吸新鲜空气的强烈渴望。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环境治理,关系着全省人民的福祉,也考量着“三个陕西”建设的成效。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不要污染的GDP”,胡和平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治霾作为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在雾霾肆虐的时期,我们媒体人愿与各位委员、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围绕“破解生态问题,打造美丽新陕西”,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副省长张道宏:

2017年将控制燃煤

张道宏副省长表示,委员们的发言很精彩、很客观、很理性,省政府将认真研究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吸收、消化和采纳。

张道宏说,我省治理空气污染还是有成效的,但是,离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增强治污减霾的信心。他说,当前存在的困难还是很严重的,首先我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二产高意味着高污染比重高,能耗也高出全国平均值。另外关中是盆地,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我相信,雾霾是可控的、可治的,比如北京出现的APEC蓝、阅兵蓝。”

张道宏说,治理雾霾,说到底是要减少人类对空气污染的排放量。2017年,能够刀下见菜的是什么?是控制燃煤。在治煤方面,要用清洁能源,要用地热,努力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另外,要控制关中地区散煤的燃烧。除了强有力地整治黄标车,烧柴油的大货车的排放量是小车的80倍,污染非常严重,西安市要研究北边、南边两条绕城高速上大货车的整治问题。

另外,治理空气污染,人人有责。大家要改变,改变生产方式、改变消费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人人都要为关中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减少PM2.5的排放。陕西的蓝天是陕西人民的,人民有权利享受阳光、享受蓝天、享受幸福。政府有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的蓝天、还更多的蓝天。希望政协委员继续监督政府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小燕在讲话中表示,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高度重视,比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每两年进行一次巡视。同时,各级领导离任后要对任内生态环境责任进行审计,延安在元月以后就开始试点了。2017年,治污减霾是重中之重,重点是落实。在讲话中,她还介绍了一种利用热干岩取暖的新技术。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摄影 黄利健

             

       

[责任编辑 文稳翔]      

相关热词搜索:地热 西安 话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