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瞭望12月29日讯:昨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正式印发,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计划》明确,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0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50%以上;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80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55%以上。
开创全民健身E时代。依托陕西省全民健身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我市全民健身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共享,将人与场馆设施、人与赛事活动、人与指导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全市体育健身资源互惠互通,解决和谁健身、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的问题。
积极完善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监测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每年各区县检测人数不少于3000人,全年监测人数不少于4.6万人,总数达到23万人次,占全省23%。在健身房、体育场、公园等区域设置一批国民体质监测点,免费为群众开展日常性国民体质检测服务。2020年末,邀请专业机构,按照监测比例要求对全市集中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西安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加大全民健身设施供给侧改革力度,统筹规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市级建设“一场两馆一中心”,即包含体育场、综合馆、游泳馆和网球中心的西安体育中心,同时提升改造西安市人民体育场;每年在公园、广场等场地实施1至2个全民健身示范带(区)工程和10个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在街办建设5个示范性室内健身房,在社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路径不少于100个;结合渭河沿岸整治工程同步实施渭河西安段全民健身园区建设。
另外,要特别关注残疾人身心健康,办好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级民委每年举办体育展示和竞赛活动不少于3次,参与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要充分发挥保障职工健身锻炼权益方面应有的作用,率先开展工间操活动,普及和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000人次。(宋欢)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