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瞭望讯:据陕西省教育厅财务处消息, 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认真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教育经费基础保障作用,推动完善投入机制,规范教育经费监管,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促投入,全省教育经费总收入超1100亿元
省教育厅会同财政等部门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统计和决算监测,全面对比分析“十二五”时期全省、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事业发展新要求,研究提出“十三五”期间的教育财务工作思路。完善城乡一体、重在农村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规模较小学校和教学点、寄宿制学校、特殊教育学生重点保障,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提高高校生均拨款定额,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体系有质量、全覆盖,为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保障。会同物价等部门深化民办高校收费改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探索公办高校成本分担和收费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为高校一流建设打基础。预计2016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收入超过1100亿元。
严监管,教育经费治理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陕西省教育厅完善部门预算决策程序,教育经费由厅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组织执行;推行教育专项资金大项目库建设,扩大专项资金因素法分配范围;建立通报后进与表彰先进相结合、与资金安排挂钩的预算执行和项目管理约束激励机制,部门预算支出127.05亿元,超额完成财政进度要求。全面公开所属单位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实施部门预算管理综合评价;充分发挥高校总会计师专业规范和改革引领作用,支持高校健全财经委员会制度,规范高校财经活动。实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绩效考评;对中省支持市县实施的重大项目定期进行调度推进和专项督导检查。结合巡视和审计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研究制订加强厅属中职学校和直属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组织所属70所高校、中职学校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纳入财务考核范围;在全国较早建设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考核,开展清产核资,全面摸清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总额717亿元的“家底”,为教育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城乡一体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精准扶贫、创新高校财务监管等三项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专报国务院。陕西省教育厅被评为全省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部门决算工作先进单位。
助发展,教育财务工作主动融入全省大局
省教育厅会同高教工委和扶贫部门,把教育扶贫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补短板兜底线工程,以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建档立卡户学生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资助覆盖、招生计划倾斜、办学条件改善、教师质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两连一包试点”等六个方面的20条具体措施,全年资助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7.16万人,新建改扩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194.8万平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166.9万平米,提前完成五年规划校舍建设中期目标任务,教育扶贫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巩固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免除普通高中在校生三年学费,努力提升教育普及水平和人口整体素质。结合“十三五”教育事业规划,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营养计划、改善高中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及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等重大项目,着力解决教育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同时,把教育财务管理与全省农村工作、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政策结合起来,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更高水平 “三个陕西”。
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高校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教育追赶超越和强省建设。(焦晨迪)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