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瞭望12月21日讯:今天(12月21日)上午,由西安音乐学院和陕西广播电视台主办,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管理处、陕西新闻广播(FM106.6 AM693)承办的大型系列广播专题《永远的信天游》新闻发布会在西安陕北民歌大舞台举行。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力斌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总监付银安、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管理处处长刘宝玲、国家一级作曲、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李兴池、西安陕北民歌大舞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明等参加发布会。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陕北民歌信天游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像一部岁月的留声机,刻录下黄土高原沟沟峁峁的人文风貌,记录下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炽热情感。系列广播专题节目《永远的信天游》计划播出24期,通过展示西安音乐学院多年音乐教学和科研的丰硕成果,大跨度呈现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魅力,挖掘民歌故事里的文化内涵,讲述歌者的心路历程,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节目将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为大家呈现,计划于2017年春节后与广大听众见面。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力斌致辞中说,西安音乐学院建校60多年来,坚持高水准、有特色的办学方向,在教学、科研、创作、艺术实践及研究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同时,也一直重视对当地民歌的收集整理与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基于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人的责任担当,开设了“陕北民歌教学实践班”。此次,由西安音乐学院与陕西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的《永远的信天游》大型广播专题节目的播出,使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以权威、真实、快捷、贴近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听众,提升陕北信天游的影响力,弘扬陕西的民族音乐文化。
在发布会上,陕西新闻广播总监付银安表示,作为陕西的媒体人,传承和推广陕西优秀地方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FM106.6 AM693陕西新闻广播的前身是1949年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目前收听范围覆盖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四川等国内省份及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52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革命时期的红色电波,当年延安清凉山的呼台与播报吹响了新中国解放的进军号。七十多年过去了,陕西新闻广播继续秉承“陕西新闻第一声”的办台方向和新锐大气的风格,全力助推陕西经济建设发展。同时,他还透露说,2017年,大型系列广播专题《永远的信天游》将注重挖掘陕北民歌传承、发展中的动人故事,展示信天游动人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用心打造这张精美的陕西文化名片,为其搭建更广阔的传播平台。该系列专题将在陕西新闻广播重点节目《文化三秦》推出。
国家一级作曲、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李兴池先生在发布会上谈到,西安音乐学院陕北民歌声乐教学实践班的开办,使陕北民歌的传承与推广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为民歌的活态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西安音乐学院与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的系列广播专题《永远的信天游》,将以最美、最丰富的声音形式,与听众朋友共享这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
为了让陕北民歌专业的学生有更好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布会上,西安音乐学院还将西安陕北民歌大舞台作为学院学生的实践演出基地和历练学生舞台创作的展示平台,并授予其“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基地”。
链接:在陕西新闻广播(FM106.6 AM693)《文化三秦》节目是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五家省级广播电台试点的文艺评论节目之一,每天19:00—20:00播出。节目推出以来,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文化三秦》作为陕西新闻广播的精品栏目,关注文化万象,传递主流思想观点,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向外界展示、刻画、推介陕西的文化形象、文化品格,详尽解读陕西历史文化的灿烂记忆,及时报道陕西文化发展的辉煌成果。曾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