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23日讯:粘土砖是传统建材产业,长期以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传统粘土砖瓦窑毁田取土、青山被铲平、水质受污染……对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让人触目惊心,对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改善生态环境,规范砖厂用地、取土行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省市要求,恒口示范区从7月份开始利用150天时间,将依法强制关停和淘汰恒口示范区内现有35家粘土砖厂。
面对艰巨的任务,恒口示范区国土资源局不等不靠,勇于担当。在恒口示范区党工委、示范区管委会及安康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关停取缔粘土砖厂专项执法整治活动,倾心呵护“土地红线”,坚持“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原则,打响了一场的“攻坚战”。
吹响冲锋号 打造“尚方宝剑”
省市发出关停取缔法粘土砖窑动员令后,恒口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迅速召开了示范区粘土砖厂整治工作会议,成立了由示范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恒口、大同两镇镇长为责任组长;示范区国土、规划、财政、社管、经济招商、监察、法庭、公安、工商、供电参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细化工作目标,保障关停取缔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下发来《恒口示范区依法关停取缔粘土砖厂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步骤、时间安排、工作要求。每项任务细化到具体责任人,形成倒逼方案。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部门协同、形成镇村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纪律要求。坚持原则,妥善化解矛盾,纪检、监察、公安全面参与,全程监督专项工作开展,确保在公开、公平、公正。
创新机制 法情并用有序执法
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社会影响大,关系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恒口示范区在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取缔关停方案,确保关闭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遵照法定程序组织辖区内粘土砖厂取缔工作,严禁出现违规执法行为;二是坚持堵疏结合,合理调整产能。依据《安康市汉滨区采矿权设置方案》,实行统一规划,重新调整划定工矿用地,把粘土砖厂统一关停后,集中规划,在新划定的开采区建设新型建材园区,引导砖厂入园生产。业主自觉关停转产、恢复耕地的政府优先安排转产或重组企业进入新型园区,并适度给予资金补偿;三是坚持奖励扶持与强制拆除相结合。砖窑每门补助2.5万元,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允许建设区内的粘土砖长厂争取土地整理项目,按照每亩2万元标准,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关停取缔工作,对拒不配合的采取联合执法,依法强制关停。自7月21日粘土砖瓦窑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恒口示范区党工委、示范区管委会的领导下,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全部干部和成员单位一起紧密配合,深入砖瓦窑企业走访调研,做好拆除关停企业主的思想工作。而被依法关停拆除的绝大多数企业主都能理解并支持这项整治工作,他们也认为生产实心粘土砖不仅占用了大量良田,这些砖窑烧窑时,产生大量的煤烟、二氧化硫等,对周围的居民、农作物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恒口新型城镇建设格格不入。
截止目前,已达成拆除砖窑协议24 家,拆除砖窑12家,停止生产3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12月底,逐步对剩余35座不符合政策的粘土砖窑全部关停后,将节约土地771亩,还土地于百姓,最大限度保护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记者王玮 通讯员李子)
[责任编辑 文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