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大地用青翠为他加冕
2017-01-23 10:28: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他有多重身份:企业家,慈善家,改革家……最为人所知的是首创的掌门人以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首位会长,但是同仁和朋友们更愿意称他为:大哥。

\

  一棵成年的梭梭树,可以固定十平方米的沙漠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首位会长刘晓光

 \ 

  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参与梭梭树的种植、沙障制作

刘晓光倒在了他的征程上。

1月16日晚7时左右,昏迷了47天的首创集团前董事长刘晓光去世了。此时,距离他62岁的生日还有一个月。

他有多重身份:企业家,慈善家,改革家……最为人所知的是首创的掌门人以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首位会长,但是同仁和朋友们更愿意称他为:大哥。

另一个世界需要他

2008年之后,刘晓光患上了帕金森症,平时不吃药时,他手、脚和头都有些失控地抖动。这几年,他的身体愈发不好,身体已经坐不直了,每次开会两条腿和身体都是斜着,两个胳膊努力地在桌子上撑着。

1月22日上午8点,追悼会在八宝山公墓举行。来的人不少,灵堂前拉起了曲形走廊,不少人7点多就已经在灵堂外等候,既有商界大佬以及多年来的好友同事,也有慕名来送他一程的“未曾谋面的小兄弟”。

就在前一晚,这些大佬们还组织了一次聚会,任志强打印出刘晓光写的诗来朗诵,不时用手拂拭眼角。

“他12月1日倒下去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现任会长钱晓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天,刘晓光的日程排得还很满,中午和下午一直在跟人谈事情,谈到晚上,他撑不住了,让司机开车送他去医院。

2008年之后,刘晓光患上了帕金森症,平时不吃药时,他手、脚和头都有些失控地抖动。阿拉善SEE基金会资深项目官王亦庆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几年,他的身体愈发不好,身体已经坐不直了,每次开会两条腿和身体都是斜着,两个胳膊努力地在桌子上撑着,头和腿一直在晃,身子也前后颤抖,已经出现了非常不协调的状态,阿拉善的同事们常常劝他不必参加这么多活动,但只要有活动,他一般还是会去。

作为国企的前董事长,他并没有如外界想象一般家财万贯。多位大佬在纪念文章中称,患病之后,他尝试过一种日本的药,但因为进口药不能报销,药费还是“大佬”朋友们凑的。

钱晓华告诉北青报记者,阿拉善的朋友们向他转述,当天,刘晓光知道自己可能不行了,就让司机尽快去医院,当时最近的只有陆军总医院和朝阳医院,而去陆军总医院有点堵车,司机就送他去了朝阳医院,在医院里,他昏迷了过去,整整47天,一直没有醒来。

人们去看他,企盼他能醒过来。潘石屹写道:“看到晓光后,我心里一震。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就这样了呢?身上全是管子,他吃力地喘着气,在挣扎着。他如同一困兽,也如同卡在小笼子中的大鸟。”

这一次,他没有撑过去。灵堂外的两块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他参加阿拉善活动的视频,有背着阿拉善组织logo的人前来送别,聚在一起,眼圈泛红:“看到这个,真想不到他已经离开,总觉得他还在身边。”

“可能是另一个世界需要他。”人们拥抱,互相安慰。

从政坛新星到企业家

接手首创集团之后,刘晓光请王巍吃饭,想摸摸竞争对手的底牌,看他吞吞吐吐的,刘晓光拍起了桌子:“首创一定会超过他们……”

前半截,刘晓光的人生不可谓不传奇。他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过兵,1978年恢复高考后,回到北京读书,商科。毕业之后进入北京市政府,先后担任过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处长、委员、总经济师、副主任及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如果人生按照这条轨迹走下去,他或许会成为一名政坛明星。然而历史将他推到了分岔路口前:1995年,刘晓光由政转商,出任了由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计委和市政府办公厅的17家国有企业组成的北京首创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人们将这次履职称为“奉命于危难之间”。当时,首创集团账面上的资产有几十亿,但却没有流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面对这烂摊子,其实当时他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后来在采访中刘晓光说,“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国家需要我。我也转变了思想,有了实业报国、商业报国、技术报国的志向。”

他借了1000万流动资金来启动这个摊子。他的目标明确——地产、金融证券。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在回忆文中记录,接手首创集团之后,刘晓光请他吃饭,想摸摸竞争对手的底牌,看他吞吞吐吐的,刘晓光拍起了桌子:“首创一定会超过他们,我刘晓光也不是一般的战士,我是首都最大的企业底盘,给我十年,咱们拿下全国!”

接手了首创集团后,刘晓光马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带领领导层用了9个月来探讨“首创应该做什么”,最终确定了“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先导,以产业为背景,用投资银行业务的血液去支撑产业的发展,用产业的利润支撑投资银行的发展,两个轮子一起动”的发展理论。

五年之后,首创从最初的几间小办公室搬到了静安大厦,首创股份上市。再往后的十几年里,首创证券、首创股份、首创置业相继成立或上市,首创集团成为北京最大的国企之一。

把自己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作为元老级人物,刘晓光依旧每次带着PPT来上台竞选。冯仑说,“我们阿拉善SEE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刘晓光关进了笼子里,他也是非常乐于接受这一点的。”

“这不是我们怀念他的原因,怀念他的原因是他不经意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企业家王维嘉在怀念文章中如是说。

这个“新时代”比他作为首创的功臣更为人所知,即他牵头组织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2003年10月,刘晓光到阿拉善盟参加一个企业论坛。出门就是光秃秃的贺兰山和黄沙,刘晓光跪在沙地上,开始构思一幅新的蓝图。

归来之后,他开始游说那些亲朋好友来参与他的“大事”,半威胁、半忽悠地把任志强、王石、潘石屹等人都拉上了船,“不来以后别的事情免谈。”

次年6月,60多位企业家来到了月亮湖畔,商讨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协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治理荒漠化。

冯仑、王石、任志强……一半儿的商界大佬都来到了这里。而2004年,中国的企业家们还不像现在一般熟悉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更别提建立公共组织了。当刘晓光说出“经内部协商,第一届理事由以下几位组成”之后,这些各个企业都是说一不二的大佬们一下子就炸了锅。

吵嚷到12点,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解决,刘晓光高票当选第一届会长。王维嘉后来在纪念文章中回忆道:第二天,晓光无奈地笑着说,“这帮人,没一个好鸟。”但看得出他对自己高票当选充满了自豪。

“我觉得这是社会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很可贵的东西。”钱晓华告诉北青报记者。

从第一届会长卸任后,辞掉了终身会长,此后每一次选举他都会参加,既当过监事长,也当过理事。作为元老级人物,他依旧每次带着PPT来上台竞选,做承诺。“冯仑老说,我们阿拉善SEE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刘晓光关进了笼子里,他也是非常乐于接受这一点的。”钱晓华说,“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和规则。”

在组织里,所有的会员都是平等的,从理事、监事,到章程委员会的委员,都是选举大会选举出来的。选举采用差额选举,候选者在竞选会上做出的承诺,要受到大家的监督。

钱晓华也是在这样的规则中胜出的,坊间传闻,2015年,在SEE上海中心举行的换届选举现场,有人不客气地质问他:跟其他竞选者相比,你有什么优势?

钱晓华说,我参加SEE的时间、服务的时间比他们长,年纪也比他们大一些。有人马上又跟了一句:为什么这是优势而不是劣势?

“这是SEE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在这里,有什么意见就提出来,不会在乎谁是老大老二,话不能说什么的。我们是非常平等的,这和晓光有非常大的关系。”钱晓华说。

最后,钱晓华顺利当选理事,并于同年11月7日当选为新一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长,

这一届,刘晓光也当上了理事。在选举会上,冯仑跟他说:“晓光,你牛了一辈子,你干十个首创不如干一个阿拉善。”

刘晓光上台发表竞选演讲时说道,“冯仑说我干十个首创都不如干一个阿拉善,我很满意。”

他跟钱晓华讨论最多的就是SEE的价值观的问题。“他说得提醒我们的基本价值观。不单是说把这个环保的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读懂精神层次的东西,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使命感,我们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所以要多为社会做点事情。”钱晓华说。

没有敌人,全是朋友

就在追悼会这一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公布了中国荒漠化的防治,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沙漠化与沙化面积“双减少”,沙区植被的平均盖度增加了0.7个百分点。

2015年,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曾与刘晓光对谈,问他“中国企业家的精神特质是什么”?

刘晓光答道:“家国情怀。”

这大概是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除了自己的商业活动与公益活动,他还写了许多关于阿拉善的诗,开着会,拿起手机就念一段。聂晓华在《激情刘晓光》中曾记录,80年代,他在北京商学院念书的时候,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天安门广场,书包里背着啤酒和花生米,在广场上席地而坐,和朋友们边吃边聊,畅享如何改造建设中国。

在阿拉善,没有人敢在组织活动里谈个人公司或私人的事情。“企业家都是做生意的,谈生意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们的活动里从来没人谈自己的生意,包括在群里,如果你发广告,会被人强烈批判的。”钱晓华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也是晓光倡导的。”

“晓光没有敌人,都是朋友,他非常热情地为每个人办事情,他人缘特别好,他说要干什么事,大家都支持他,所以他才能搞起来阿拉善。”钱晓华说。

上午9点50分,追悼会走向了尾声,当遗体从灵堂出口推出去的那一刻,有人一嗓子:大哥,走好!喊破了灵堂内外克制的压抑气氛。

“干阿拉善这件事,应该写在你的墓志铭上。”冯仑曾对他说。

就在1月22日这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林业局公布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有关情况,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沙漠化与沙化面积“双减少”,沙区植被状况和天气状况双好转,植被的平均盖度增加了0.7个百分点。就像他自己写的那句诗一样:大地用青翠为我们加冕。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大地 刘晓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