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川中学”学子到“世界公民”,她走了1176公里
2016-12-08 08:35:57   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这个重庆女孩儿,名叫王苗,她在心里早早的种下了公益的种子,当她来到缅甸勐拉,种子长成了幼苗。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重庆到勐拉,路上距离,1176公里。

在中国重庆巴川中学,有一个女孩儿,完成了从高中生到世界公民的蜕变。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这个重庆女孩儿,名叫王苗,她在心里早早的种下了公益的种子,当她来到缅甸勐拉,种子长成了幼苗。

巴川中学的“城市留守儿童”

王苗,出生在勐拉,成长在重庆,父母在缅甸勐拉做生意,她自己在重庆读书,原生家庭让她成为了留守儿童。

2015年的毕节事件,让人们再次关注中国6100万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目前在中国,留守儿童不仅仅在农村,还有很多在城市。他们比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等负面情绪。

爱迪生曾说过,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如果留守儿童们可以获得好的教育,会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

因为父母关系,王苗经常去缅甸。在缅甸的日子里,她接触到了很多缅甸的留守儿童。感同身受于这样的经历,她决定行动起来。

重庆到缅甸,萌发跨国公益行动

去年,王苗随母亲来到一所缅北学校,看到当地的情景后,便萌发了把优质教育资源带到缅甸勐拉的想法。“教室里空荡荡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因为没有老师愿意来上课。”王苗说,她觉得自己应该给这些孩子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学知识,走出去。

怀着这样的想法,王苗得到了父母和学校的支持,今年8月底,她来到勐拉的“勐拉兴平果文学校”,开始搭建起一个跨国教育平台。

支教过程中,王苗遇到了很多想象之外的困难。贫穷的学校、有限的师资影响了当地孩子的教育。由于当地老师水平有限,王苗不仅仅要教学生,还要给老师进行辅导。

“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详细了解当地情况后,王苗联合自己母校的初中部,顺利开启了名为“空中课堂”的项目。

通过努力,她把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勐拉,并想方设法给当地学校装上了投影仪和计算机等设备,“当地老师可以使用现代设备上课,没有老师的班级,也可以通过视频教学。”

因为勐拉地处中缅交界处,政府要求学校开设缅文和中文课程,因此缅北学校使用的都是国内的教材,通行中文,当地称汉族为“果敢族”,“果文学校”意思就是中文学校。中文教学让王苗得心应手。

创办跨国公益组织“心苗之家”

王苗不仅在缅甸进行教育公益活动,在国内,她还在所就读的重庆巴川中学,成立了公益组织“心苗之家”,以此为公益根据地,覆盖更多的公益领域。

近期缅甸境内再次发生内战,缅中交界处出现了很多难民。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而战争给一个国家的孩子留下的心理创伤更是难以计算。

据悉,王苗正通过邮件与缅甸政治家昂山素季、联合国难民署取得联系,希望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 

巴川中学“世界公民”行动,成就公益初心

王苗在国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让她的内心有了大爱的概念,她的同情心与怜悯心,除了自身经历外,更重要的是她这么多年来受到的教育环境的熏陶。

王苗来自重庆名校,巴川中学。巴川中学一直是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以国际化教育成为重庆的一张名片。巴川中学推行小班制教学30人/班,上课分组式教学;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20分钟学生自由表达;全面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做“先进教育理念倡导者”。

巴川中学一直推行“世界公民”行动,前不久,在以发现全球青年领袖著称的 “哈佛青少年创新挑战赛”中,巴川中学王苗和彭铁均进入三强。在FLL2016机器人世锦赛上,巴川中学摘得中国公开赛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机器人世锦赛,夺得全球第三。

巴川学子郭雨腥,拿到了国际珠心算大赛特等奖,并导演了微电影《雷雨说事》。巴川学子汪荣燊、陈俊宇以小记者身份参加巴西里约奥运会。国际马术赛、国际奥数赛、国际珠心算大赛……巴川学子参与了数十个国际性的竞赛和活动。

巴川中学的教育环境,使得王苗的公益理念及行动已经具备了国际公民应有的素质。国际公民往往有着胸怀天下的慈悲。他们会切身处地的感受贫穷与不公义的情况、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身体力行,为个人的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负责、愿意在小区以至世界层面作出行动,为建设更公平,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

 \ 

重庆、缅甸、美国……“世界公民”在路上

目前王苗正在准备出国留学的申请,申请之余,依旧挂念着勐拉的孩子们,通过王苗的奔走,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相关领导表示,可以考虑接收缅甸勐拉的学生来该学院求学与深造。如今,不仅是普通教育,王苗还叩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王苗的公益事业又向前进了一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王苗应该在路上。

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而一个普通人变成世界公民,这段路,王苗走了1176公里。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巴川 学子 公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