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2020年预计突破2万亿 狂欢过后现不良贷款隐忧
2016-12-07 15:19:32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宝座”上越坐越稳,过去以海量自行车闻名世界的北京也已经呈现出传统燃油车号牌“一号难求”的势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6年前10个月的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2201.7万辆,如果算上年终岁尾车企们的“赶考冲刺”和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取消前可以预期的“抄底狂欢”,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年销售数据将较为乐观。与销售数据同样可观的,还有快速扩张中的汽车金融市场。5年前,如果某位车主告诉朋友自己是通过贷款购车的,想必多多少少会被扣上“消费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帽子;而倘若放在今天,如果哪位车主说自己是全款购车,反而可能会被周围人批评“不会理财”。

汽车金融市场规模2020年预计突破2万亿

或许从第三方机构的数据中可以更明显地窥见这一变化。罗兰贝格和建元资本近日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从2001到2014年,国内汽车信贷市场规模由436亿元增长13倍至6596亿元;2014年汽车金融渗透率为20%,2015年的这一数据约为35%。这其中,整车厂旗下金融公司提供的汽车金融规模占比约30%。德勤中国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达到5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过去,中国家庭向来有喜爱存钱、避免借债的传统,而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使用汽车金融的手段购车,一方面是由于85、90后人群开始逐渐成为汽车购买的主力,他们的消费习惯更为前卫;另一方面,车企对汽车金融服务的大力推广和慷慨补贴也促使着更多中国消费者接受了贷款买车的方案。根据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提供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金融中国的新增个贷合同量同比增长近40%,车贷渗透率近12%。一位北京的梅赛德斯-奔驰车主杜先生告诉记者,他购车时便采用了厂商提供的3年零利率贷款方案,“因为不想把还款期拖得太长所以选了3年期,但是如果现在重新选择贷款方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5年还清,这样分拆到每个月的还款压力还能减轻不少。”

不良贷款风险隐现

然而,随着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加速和扩张,随之而来的债务违约风险也随时可能引爆。从上市银行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来看,在加大核销力度的前提下,仅有少数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更多的银行仍然是不良贷款“双升”。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三季报显示,其汽车贷款的违约已经成为了零售不良贷款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从去年的0.28%增加到了0.87%。2016年上半年该行汽车金融事业部新增合同量为31.8万单,同比增长94%,计划新发放贷款800亿元。

[责任编辑 马宝]

相关热词搜索:隐忧 不良贷款 过后

分享到: